阅读历史 |

第两百九十六章 夺秒赴险,争分劝谏 (第1/1页)

加入书签

尽管西梁储位之争甚是激烈,但眼下到底与三皇子关系不大,他忧心的不是此桩,而是自身姻缘。

万圣节便在两月之后,可那丫头依然心似铁壁,坚不可摧,若他这么一走,待虞沨归来,就趁这么一段时间,先下手为强的话……

还得想办法,趁着虞沨不在,争取佳人芳心。

真是迫在眉睫呀,三皇子不无忧郁地想。

不由掐指为算,推测虞沨归期,难免“牵挂”——不知那人,是否现下已到湘州境内?

虞沨这时尚且还在荆州“养病”,一路迢迢,不急不缓,及到十月中旬前,已抵达了荆州官驿,距离湘州,若是依着这般速度,倒也还有半月行程,故而,他这时尚且安全。

“养病”当然是为了等灰渡复命。

这时,他坐在窗下,斜靠圈椅,手里正把玩着一枚通体洁白的羊脂玉兰簪,并不是繁复的雕工,却无处不精细,而那脂玉,更是质地绝好。

天气已经日渐寒凉,荆州正是冷雨季节,客房内已置炭盆,不过官驿里并不备上好的银碳,因此烟气甚是呛人,故而即使天寒,虞沨也只能忍耐着窗外凉意,使室内通风。

簪子是他替旖景准备的及笄礼,玉料还是多年前因机缘巧合,从一番商手中购得,一直保存在手边,不曾雕琢,直到与旖景重逢,当知她心意已定,才悉心准备起及笄礼。

他记得她喜欢白玉兰,就连衣上染香,都用的是白玉兰的味道。

北儒魏望庸不仅好茶,对制茶之技别有体会,以致由他亲手烘焙之茶,成文士雅客们可遇不可求的珍稀,除此之外,魏先生还会一手出神入化的雕琢工艺,闲睱时也常刻章琢玉,只不似制茶之技广为流传,魏先生的刻琢之艺却为世人罕知。

虞沨既为魏先生的弟子,对先生擅长的技艺,也多少学了一些皮毛。

这枚玉簪正是他亲手雕琢,从旧年中秋,断断续续,经过年余,才有了眼前的模样。

便是前往并州,虽诸事缠身,也从没将这玉簪离身,但有闲睱,便动手雕琢。

直到离开并州之前,方才完工,但终究是犹豫了,没有在惜别时相赠。

他想,若能平安归去,再亲手替她挽发佩簪。

若是不能……

何必让她睹物思人,长久伤怀。

终究还是轻轻一叹,将簪子收入锦囊,藏入贴身的胸襟里。

这时离她的及笄礼,尚有十一日。

只听“咣”地一声轻响,晴空风风火火地推门而入,刚刚在屋子里站稳,才喊了声“世子”,紧随其后,又有一人迈步而入,一身乌衣上满带寒气,因是背光,以致虞沨晃眼一看,险些以为这人脸上是罩了一层乌纱,挡得五官不明。

才隔了二十余日不见,灰渡竟是黑瘦得几乎脱了人形。

虞沨原本也没想到他会在这时归来,掐算时间,以为怎么也得(本章未完,请翻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