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六百二十八章 唯一一根救命稻草 (第1/2页)

加入书签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的确希望如此。”卢拉姆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我们希望能够全面提高矿山的机械化程度,使矿石产量提高到目前的五倍以上。”

从非洲出发前往慕尼黑的时候,卢拉姆并没有这样宏大的目标。他原本的打算,只是采购一批矿山用的卡车,替换原来那批已经破旧不堪的车辆。这样打算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他囊中羞涩,拿不出更多的外汇来采购更好的设备。在中国展台的见闻,让这位工业部长的心中一下子燃起火焰。

如果能够用铁矿石作为交换,获得全套的现代化露天矿装备,那么整个矿山的面貌就将焕然一新,矿石产量能够在现有水平上增加好几倍。用新增的产量来偿还设备款,对于国家财政以及外汇平衡都不会带来任何压力。而还完设备款之后,新增产能创造的外汇就能全部用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这就相当于从别人那里借了一只母鸡来给自己下蛋,何乐而不为呢?

但刚才罗冶的这位王姓厂长对于这个方案显然是心存疑虑的,卢拉姆也能够猜测得出来,那就是用设备换回来的铁矿石要说服钢铁厂接受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卢拉姆自己是当工业部长的,对于企业间相互交易的难度当然也有所了解。王伟龙告诉他说要去请一位权力更大的领导来决定此事,此时坐在他面前的,显然就是王伟龙所说的大领导了。至于说这位大领导看起来是如此年轻,卢拉姆并不认为是什么硬伤,在加贝国,同样有非常年轻的政府高官,这些人往往都是名门之后,能量远比像卢拉姆这样靠技术上位的官僚要大得多。

“你能把你们国家以及铁矿的情况向我介绍一下吗?”冯啸辰没有直接与对方讨论铁矿石的事情,而是问起了其他的问题。

对于冯啸辰问的问题,卢拉姆并不觉得突兀,反而觉得这才是合理的节奏。此前,王伟龙就没有问过这方面的问题,这显然就是缺乏全局视角的表现了。用铁矿石偿还货款,存在着一个交货期的问题,而这就涉及到加贝国的国家信用以及铁矿本身的开采状况。如果加贝国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国家,今天签下的协议,到明天就有可能成了一张废纸,那么厂商自然就不敢向对方赊账了。反之,如果加贝国政权稳定,铁矿储量丰富,没有枯竭之虞,赊欠一些货款也就问题不大了,充其量也就是要考虑一下利息的计算问题而已。

“我国自1966年独立以来,虽然经历过三次内战,但目前政局非常稳定,执政的加贝人民运动在民众之中拥有很高的支持率。尤其是在1985年,我国开始了工业化运动,经济增长率连续10年保持在5%以上,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内乱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

至于我们目前正在开发的皮特西格铁矿,是葡萄牙人统治的时候就已经勘探出来的,但他们还没来得及开发。后来,因为内战的影响,这个铁矿的开发一直都处于非常初级的程度。直到1985年的工业化运动之后,皮特西格铁矿才进入了正式开发的阶段。

据葡萄牙人留下的勘探结果,皮特西格铁矿的储量大约是26亿吨,矿石平均品位在40%至50%之间,属于一个富铁矿。矿山具备露天开采的条件,距离港口也非常近,开采出来的矿石可以很方便地装船海运。目前,皮特西格铁矿的年产量是600万吨,其中100万吨用于在国内冶炼,其余的500万吨全部出口到了欧洲。”

卢拉姆侃侃而谈,他的英语水平不错,与冯啸辰交流不需要翻译介入,因此讲述起来还是非常顺畅的。

“照你的设想,如果引入了全套的露天矿设备,你们可以把皮特西格铁矿的产量提高到2500万吨?”冯啸辰问道。

“这是我们的估计。你看,迈厄尔先生就是我们的工程师,这就是他刚才做出的估计。”卢拉姆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一个随从,说道。

那位名叫迈厄尔的随从向冯啸辰点了点头,也操着略有些生涩的英语说道:“冯先生,这是我的初步估计,毕竟我们国家过去并没有大型露天矿开采的经验,我们对于大规模的开采会遇到什么困难还不太清楚。不过,如果我们能够得到包括大容积挖掘机、大型电动轮自卸车等在内的采掘和运输设备,把产量提高5倍应当是能够做到的。我在文献上看到过,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生产规模都在1亿吨以上,我们的铁矿达到2500万吨的产量,不算太困难。”

“那么,你们的产量提高之后,销售问题能够解决吗?”冯啸辰又问道。

卢拉姆的表情一下子就有些僵了,他迟疑了片刻,说道:“冯先生,实话说,我们目前还没有找到矿石的销路。我们目前的矿石在欧洲市场上销路也并不好,他们更喜欢澳大利亚以及巴西的铁矿。我们此前也曾经和欧洲的几个大进口商接触过,他们说目前欧洲的钢铁市场并不景气,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在下降。我们原有的500万吨销量都面临着缩减的风险,再增加销量的可能性非常小。”

这番话,卢拉姆原本并不打算对冯啸辰说起,但他又担心如果吹牛过头,冯啸辰直接要求他们用销售矿石获得的外汇来支付设备款,届时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