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咱慢火炖,丞相便是朕的磨刀石!灭 (第2/2页)
录。
那是他推行九品官人法后,各州郡中正们推举上来的第一批“贤能”名录。
名单上的这些名字,曹操都不感到陌生。这些人多为秦国四州声名远扬的士家名士,早在他尚未称帝之时,对这些便已早有所闻,甚至生平都已了如指掌。
这些人在曹操看来,除了个别沽名钓誉之徒,夸夸其谈之徒外,大多数人确实乃贤能之才,可为他所用。
一下子得了这么多人才,曹操却着实高兴不起来。
原因有二。
这几十名中正官们推举上来的贤能,基本全为士家名士,出身寒门之人只有一人。
从今往后,我曹操只用士家子弟,不用寒门庶族。
大秦朝的大门,将只为士家倘开,寒门庶族休要前来自取其辱。
这同样也意味着,他奉行了十来年的“唯才是举”政策,就此为他自己全面否定。
“这些士子,皆乃豪杰俊才,既然是依九品官人法推举上来,尽皆量才任命吧。”
曹操将名录扔在了龙案上,微微拂了拂手,语气中似乎带着几分不情愿的意味。
接着,他重新拿起了另一份帛书,眉头转眼已凝成了一字宽。
那是来自于汉国的最新情报。
情报中将汉国首次科举,什么乡试会试,以及刘备主持殿试,钦点襄阳人马谡为状元的细节…
以及汉朝九州,士家寒门们参加科考的踊跃,对汉廷及刘备的拥戴爆涨…
诸般情报,皆详写其中。
这才是让曹操高兴不起来的真正原因。
看到这道情报的第一时间,曹操就知道,这场争夺人心的战争,自己是打输了。
自己这边推行的九品官人法,固然赢得了四州士家豪族的鼎力支持,代价却是彻底放弃了寒门庶族这支新崛起的力量。
大秦国的选官大权,也就此落入了士家手中。
反观刘备的汉朝那边,不可思议的整出一个科举制,与他的九品官人法针锋相对。
要命的是这科举制一推行,既赢得了士家们的支持,又笼络到了寒门庶族。
刘备竟用这科举制,神奇的调和了士家与寒门的矛盾,将他们的利益轻松的拧到了一根绳上。
这场人心争夺战,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这科举之制当真是远远优于九品官人法,连如此奇法都能开创出来,萧方这个乡野村夫,还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
“朕哪里比不上那大耳贼,为何朕之麾下,就没有如此绝世奇才!”
曹操是咬牙切齿喃喃自语,既有对萧方的恼恨,又有对萧方的赞叹。
又敬又恨,这便是曹操此时对萧方的心理状态。
众臣们彼此对视,皆是窃窃私议。
一旁侍坐的曹丕,听得曹操这番感慨,心下却不是滋味,更有种被打脸的尴尬。
九品官人法,可是他当初力主推行。
为了鼓动曹操实施此法,他甚至是将这九品官人法,吹成了能赢得人心,帮秦国以弱胜强,扭转乾坤的千古奇法。
谁能料到,那个萧方一手科举制横空出世,轻轻松松把他这九品官人法,衬托成了不堪入目。
这脸打的他是啪啪响啊。
“咳咳,儿臣倒以为,那萧方这科举制,倒似儿戏一般。”
“据儿臣所知,刘备选的那个什么头名状元,名为马谡,不过是襄阳马氏一黄口小儿。”
“其余什么榜眼,探花,还有那些个什么进士,虽不乏声名在外的名士,但碌碌无名之辈也甚多。”
“这样选出来的所谓人才,能有什么真才实学,怎比得过我大秦九品官人法,选出来的这些当世名士?”
“那萧方这科举制,虽为刘备笼络了士家寒门,却无法为其选出真正的贤能之才,若从长远计,定然是弊大于利。”
“儿臣还是以为,我大秦的九品官人法,才是选贤任能,令国家强盛的良制。”
曹丕滔滔不绝的对比了一番,将科举制一通贬损,力证自己所献的九品官人法更优。
曹操紧皱的眉头松展了些许。
儿子的话倒也不无道理。
那什么马谡之流,他听都没听说过。
“嗯,子建所言倒也不无道理…”
曹操微微点头称是,脸色终于多云转晴。
曹丕则暗松了一口气。
“陛下,现今不是关注伪汉什么科举制的时候。”
“据我细作来报,刘备近月以来,不断向邺城,洛阳,宛城一带调运粮草,兵马也向这几地暗中增调。”
“种种迹象表明,刘备最多本月,必会起倾国之兵,对我大秦发动灭国之战!”
“生死存亡,近在眼前,我们必须有所准备啊!”
郭嘉神色凝重的进言,顺手将数道情报,呈奏了上去。
曹操打了个寒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