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乐城乙烯 (第1/2页)
长江北岸,一片荒滩上,平平整整地着一个面积达到1500亩的堆场。堆场中,鳞次栉比地摆放着无数体积与形状各异的货物。这些货物有些是用木头箱子装好,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起,有些则是用厚厚的帆布包裹着,连一点缝隙都没有露出来。
在这些货物中,不乏直径好几米、长度几十米的大家伙,如果是对化工设备有所了解的人,就能够看得出来,它们正是化工厂中最常见的球罐、换热器、分离塔等等。这些大家伙数量多达数百个,走在它们中间,简直就像是走进了一座钢铁的迷宫。
这是乐城乙烯项目的货场,堆放在货场中的,是整整一套30万吨乙烯装置的全部设备,总重量达到了15万吨之多。这批设备从3年前开始漂洋过海陆续运抵中国,在这个货场边的码头卸货,随后被送到这个货场上保管。由500多人组成的装卸、验收、维护、保卫团队在这里坚守了3年时间,战严寒、斗高温、抗水患,精心地照料着这批价值8亿美元的宝贝疙瘩。
这套设备,是国家于1979年签约从国外引进的4套大型乙烯设备之一,原计划于1980年开始动工建设,1985年建成投产。可就在国外的第一批设备运到中国之时,国家的经济政策发生了调整,一大批超出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重大项目被关停并转,乐城乙烯也被列入了“停缓建”的项目名录之中。
国家计委、经委、石油部、机械部等部门组织了三轮认真的论证,最终决定先把进口设备接纳过来,就地保管,等待国家经济形势好转后再开始建设。从那时起,这支500人的队伍便在这长江边的荒滩上驻扎下来,开始接收设备,并将其分门别类地进行堆放保管。有些设备在保管时有严苛的温度、湿度要求,项目指挥部专门修建了恒温、恒湿的仓房来加以存放。
负责这支500人团队管理的是乐城乙烯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来永嘉,他40来岁的年龄,鼻梁上架着近视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性格外柔内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哪怕是这项看上去枯燥无味而且毫无前途的设备保管工作,他也是当成了一份重要的使命在忘我地坚持着。
项目指挥部设在货场的一角,是一座临时搭建的两层小楼。在小楼的门前,立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来永嘉在3年前提出的口号:
“一个螺丝钉也不准损失,一个螺丝钉也不能生锈!”
来永嘉是这样要求他的团队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在过去三年中,他一直都住在货场里,每天都要绕着整个货场走上十几圈,不放过任何一点纰漏。在团队中曾经有人拿他打过赌,说来副总指挥用不着查阅设备登记簿,就能够说出哪台设备放在哪个位置。一开始,还有人不相信这一点,因为货场中的设备多达数万件,有些设备的名称拗口难记,外观却是相差无几,就算站在跟前,也很难辨认出来,更何况是随便指出一件来说出存放的位置。结果,所有不信邪的人都输掉了赌局,到最后,哪怕是10比1的赔率,也不敢有人押在反面了。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站在货场边的一个小土坡上,看着这些熟悉的设备,来永嘉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今年年初,国家经委下达了通知,决定恢复乐城乙烯的建设。原来只剩下一个空架子的项目指挥部一下子就膨胀了起来,货场边的这幢小楼已经远远不敷使用了,指挥部在乐城市区租下了一所中学的所有教室和办公室,改造成指挥部的工作地点。从国家部委以及系统内各兄弟单位抽调过来的干部熙熙攘攘地挤满了各个办公室,计划、招标、财务、后勤、党群等各项工作全线铺开,全国各地的施工队伍都在向乐城集结,各种高鼻子、罗圈腿的西洋人和东洋人也在乐城街头成群结队地出现,一场大规模的建设即将。
几天前,国家经委的领导在项目总指挥聂建平的陪同下,前来视察了货场,抽检了一部分设备。看到堆放了近3年的设备上纤尘不染,没有一点锈迹,经委领导们都不禁动容了。视察结束之后,经委大主任张克艰握着来永嘉的手,说了一句话:“永嘉同志,你是乐城乙烯项目最大的功臣,我代表国家和人民,感谢你。”
经委领导们离开之后,聂建平专门回来告诉来永嘉,国家已经批准成立乐城石油化工公司,聂建平担任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而来永嘉则被任命为五位副总经理之一,负责乙烯的基建工作。
来永嘉对于这个任命并不觉得意外,也谈不上有多少欣喜若狂的感觉。他觉得最欣慰的,就是自己3年的守候终于没有白费,原来被一些人预言将会彻底放弃的乐城乙烯项目,终于还是重新启动了。8亿美元的进口设备,没有在他的手里损失掉,这是值得他骄傲和自豪的。
“来总,尚市长又来了,说想和你谈谈。”
一个小伙子骑着自行车一直冲到小山坡上,气喘吁吁地向来永嘉报告道。他是来永嘉的秘书,名叫李涛,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去年才毕业分配到了乐城乙烯项目指挥部。小伙子热情奔放,就是偶尔显得有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