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定价 (第2/3页)
边拣个热点递上去话,他居然就接了,还如此的大言不惭!
这下好了,电影拍成什么样且还不好说,先就把五大有线电视网里的两家给得罪了。也是好笑。
电视机里,何元川还在侃侃而谈,风头出尽。
但彭向明已经不感兴趣了,摆摆手,“关了吧!”端起杯子喝口水,叹口气,他拍拍手,招呼坐在自己办公室里休息的几个人,“来啦来啦,继续录!还差三首,争取明天干完它!”
大家都跟着站起身来。
录歌是彭向明现在的第一要务。
…………
“前面这两款配置,最大的区别就是电池容量的大小不同,但最后面这个配置,电机就也跟前面两个配置不一样了。前面这两个配置的电机,我们把它车子的最高速度,定在了101公里每小时,肯定还是算高速电机,但各方面的功能都削弱了,降低成本嘛,设定101之后,有利于延长它的使用年限。后面这个电机,就可以做到最高时速140公里每小时了,他是真的能上高速的!”
三辆从外表看不出太多区别的小汽车,就安静地停在面前。
东方汽车的ceo杜建秋亲自负责解说。
时间是四月,暮春初夏时节。
彭向明在彻底完成了自己新专辑《24》的录制之后,几乎是片刻不停,就带着人马赶回了自己的老家。
整个新纪元、汇德时代、东方汽车生产体系的高层,云集一处。
从江明妃、杜建秋、张成俊等ceo,到李楠、徐龙波、胡宴等高层,再到谢东江、萧韵怡、张盛、栾国伟、邵康、何云璐等彭向明的嫡系人马,呼呼啦啦几十号人,在陪着彭向明参观了一番三家新工厂,也即东方汽车的新厂区、汇德时代的新电池工厂,和新纪元的电机工厂的建设进度之后,又都一起乘车,陪他来到东方汽车的老厂区,在内部的一个小的试车场上,见到了东方汽车马上要上市的三辆汽车。
它被暂时命名为“筋斗云一号”。
三个配置的名字,分别叫进取型、进步型、进发型。
车子是在一个月之前拿到生产许可证的,在经过了又一轮的验证之后,东方汽车这边的工程师团队倾向于认为,车子在各方面的调教和调整,已经基本成熟,具备了正式上市销售的条件了。
今天算是个汇报会,也算是定价会。
出于成本的考虑,这款“筋斗云一号”小车的最低配,所配置的电池的电池,仅足以支撑车子跑六十公里,计划市场价29800元,批发价28000元,上到中配,续航才达到九十公里,建议零售价39800元。
到了最高配,所谓“进发型”,续航里程就达到了160公里,同时也有了更好的高速电机。但建议零售价也一下子飙到了49800元了。
当然,事实上就算是最高配,也没什么跑高速公路的能力的——倒不是车子的设计能力不具备,车子是经过各种复杂的实验的,完全具备跑高速的能力。
但它那个160公里的续航,是所谓的“标准续航”,那个“标准工况”,驾驶者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且电机这个东西,跟燃油汽车有变速箱,变速箱有齿比,不一样,电机没法换挡,也就无法通过压低发动机的转速,来获得更好的动力消耗数据,所以一旦跑到超过100公里每小时的高速度,耗电量就会变得特别大,导致续航里程会飞速地缩短——要是跑高速,哪怕是100公里每小时定速巡航,在只有一名司机乘坐的情况下,据说也只能跑出去106公里。
这么点续航,一不小心就歇在高速上,跑个毛的高速啊!
所以事实上,它的确就是一辆标准的“城市通勤小车”。
多听没什么用处,都是些数据,彭向明先是上了车,坐在副驾驶,让试车员开起车子,拉着自己兜了几圈,然后又把人家赶下车,稍加学习之后,就自己开着,在这个不算大的试车场里,自己试起车来。
三辆车,他全部亲自上阵,挨个儿的试了一遍,停车换车的工夫,还鼓励在场的大家,都上车试一试。
车子很轻,最低配那一款,才只有523公斤,以彭向明接近160斤的体重,坐进车子,压得车子明显一沉,但起步的时候加速,感觉还挺轻盈的,跑到五六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时,也还依然有一定的加速能力。
当然,再快了彭向明就不敢开了。
这毕竟只是个小的试车场,很多急弯。
三辆车都试完了,彭向明又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挨个儿车子检查,发现三款车的前排,果然都具备了双气囊——这是很多五六万、乃至六七万的车子,都不具备的。国产车要上到六万以上,合资车要到大概八万以上,才给双气囊。
这让彭向明很满意。
气囊这东西,可能直到车子报废,也没用上,纯粹浪费了成本,可一旦要是有那么一回,用上了,这就是人命关天。
拍拍车子,彭向明回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