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9章:物是人非事事休 (第2/2页)

加入书签

吕武所处的历史时空,韩氏是这么一个样。

原版的历史上,韩氏只是在吞并郑国过程中有过一次高光时刻,随后就一直拉稀到灭亡之日的来临了。

申不害变法?十万韩国新军?打都城防御战都能折损过半,证实了变法的失败,哪是什么高光时刻呀。

有“先入为主”思想的吕武,真的很难高看韩氏一眼。

某种程度上吕武对韩氏的感官,也代表韩氏会相对安全。

看看吕武最为忌惮的秦国是什么下场,第一个领盒饭啦。

然后,潜力巨大的齐国同样被反复折腾,轮到有余力针对楚国又玩了几次狠的。

魏琦留下魏武,孤车离开了。

这么搞,搞到吕武需要派人护送魏琦,免得魏琦在半路上病发身亡,或是被野兽给啃食入腹。

真的发生那样的事情,会给阴氏的名声留下污点的。

吕武庇护魏武有毛病吗?要从什么角度去看了。

曾经的阴氏选择庇护苦成氏,吸收郤氏的遗产变得非常顺利,隐患什么的其实也有,需要花时间来慢慢修修剪剪。

现在吕武再庇护魏武,对阴氏战后接收魏氏遗产也会有帮助,自然也会同样存在隐患。

还是那个问题,一个家族不是有这样的问题就是有那样的问题,哪可能一点麻烦都没有?做事选择最为有利的选项就是了。

那么,吕武需要给魏武安排一块食邑吗?

这一次跟阴氏庇护苦成氏有点不一样,吕武需要给郤毅安排一块食邑,对魏武则是可以有也能不用。

大军的渡河并没有因为魏琦的到来而停止,更不会因为吕武选择庇护魏武而罢止对魏氏的攻击。

先行渡河的阴氏部队,他们并不是立刻向着“魏”地进发,选择在周边砍伐木材来搭建营地。

大河的东岸地形比较复杂,除了有成片的树林之外,往东是一片连绵的山区,需要走上四五天才能穿过。

早有阴氏的队伍驻守在山地里面,他们充当眼睛和耳朵,防止有敌军在山区设伏,或是搞一些准备火攻的操作。

同时,山区内的阴氏部队,他们还是警戒力量,一旦发现异状是需要用狼烟示警的。

这一支阴氏的私军数量有个七万,其中骑兵六千。

不是有十二万吗?一开始是的,参战之后会出现伤亡,再来就是攻克一地总要留下部队驻守。

所以,除非吕武再次下达征召命令,要不然手头能用的兵力肯定是越变越少的咯。

想要兵力越打越多其实也行,持续从封地调动军队,要么就是走哪里就裹挟一批炮灰。

关键问题在于目前是春秋,士兵是一种荣誉、实利、风险并存的职业,真不是谁都够资格当兵。

“你往‘栎阳’,抑或随我入‘魏’?”吕武在问魏武。

这是一道不大不小的考验。

魏武要是选择去“栎阳”代表还有念想,极可能也会搞事;要是选择去“魏”地见证魏氏的灭亡又显得太残酷。

“我往‘新田’,可否?”魏武问道。

吕武招呼来一名“士”,吩咐让他率领本部护送魏武去“新田”那边。

阴氏的大军并没有快速扑向“魏”地,行军是有在行军,只是速度方面有点慢。

“辟耳山仍在激战,中行吴增兵于‘下阳’。”宋彬颇为感慨,继续说道:“此战酷烈远超晋秦‘崤之战’。”

那是发生在公元前627年的事情了。当时秦国趁着晋国国丧要偷袭郑国,晋国君臣考虑到需要遏制秦国东出,又要争取郑国,由晋襄公率军在崤山隘道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俘虏秦军三帅。

没错,就是设伏。说明没有成为霸主之前的晋国底子也黑,成了霸主国之后才开始端起来。

这样来看,秦国动不动就对晋国搞不宣而战,无非就是打不过晋国而已,得胜就不会让秦国的名声一再变差了。

辟耳山就在崤山的西北方向,两地之间的距离并不超过百里。

那一边还非常靠近周王室的地盘,吕武有魏氏的一些情报,显示魏氏转移了部分的人口和物资前往靠近周王室地盘的伊洛之戎山区。

魏氏那是想干什么?要在伊洛之戎那边落草为寇,还是败局无法避免要去寻求周天子的庇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