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三十六章 组装完成 (第1/2页)

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我能升级避难所

新飞机的造型看上去更类似于武装直升机,在其尾部和机翼上各安装了三个离子推进器,为这架飞机提供了最高能达到3马赫的强劲动力。

也是因为有着这样强劲的推力,驾驶新飞机的飞行员必须穿上类似于航天服的特殊抗荷服才能承受得住,否则的话在进行机动的时候瞬间过载的加速度会让飞行员有生命危险。

这种三发的设计在战斗机上是很罕见的,除了一些脑洞大开的原型机或者科幻作品里的机型,拥有三个发动机的机型这还是第一次出现。

因为动力强劲,陈新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气动布局,不过有着系统的优化,这架飞机尽管看上去有几分方方正正,但依旧有着良好的气动外形,不至于真的力大飞砖。

而且外形上陈新还兼顾了雷达隐形的需要,所以才会显得有棱有角,不那么圆润,但在雷达面前整架飞机的反射面积还不如一张a4纸。

飞机的主要动力来源是一颗25mw的微型核反应堆,安装在机腹的位置便于维护检修,以及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直接将反应堆抛弃。

因为离子推进器对工质的需求量并不大,所以陈新只在机翼上沿开了一排进气口。

扁平状的进气口可以在保证进气的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对粉尘和颗粒的阻挡作用,而且还可以在气流的作用下将进气口格栅阻挡下来的沙尘吹走,不至于因为积灰导致进气口堵塞。

驾驶舱则是一个标准的单人座舱,高度集成化的智能操控系统足以保证驾驶员轻松的驾驭这架飞机,执行各种任务。

机腹的位置除了安装了核反应堆之外,还是主要的武器搭载区,四个集成式武器挂载点可以搭载16枚各种类型的导弹,并且可以在非作战的时候收入机腹内,进行二次自动装弹。

这是目前任何战斗机都无法做到的,所有的战斗机都必须在出发执行任务之前进行装弹,由地勤把导弹挂到挂载点上,没有哪架飞机可以在飞在天上的时候给自己装弹。

一方面是飞机的起飞重量有限,无法带起这么多的导弹,另一方面则是机身的空间有限,自动装弹机构和导弹本身需要占据大量的空间,在飞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装这么多东西的。

不过这架新飞机因为采用了离子推进器的关系,不需要在机身塞入巨大的油箱,也不需要安装体型远比离子推进器庞大的发动机,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载重和空间用于安装其他东西。

虽然这一套自动装填系统只能完成一次装弹,但对于战斗机而言也已经是非常大的加强了,足以提升战斗机一倍以上的作战能力,让其在空战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而且陈新还为新飞机设计了另外一种模式,即不搭载二次装填的导弹和自动装填机构,而是将其更换成转轮式挂架,搭载八枚对地轰炸用的炸弹,变身可执行对地作战的机种。

除此之外,在机头的下方陈新还为这架战斗机设计了一门磁轨炮,靠着核反应堆提供的强劲电力,这门磁轨炮的威力远胜目前炎国空军装备的任何一款航炮,而且载弹量还远远胜出。

至于飞机上另一个重要的航电系统陈新倒是没有弄什么新玩意,只是将目前炎国空军自己用的航电进行了一次升级,将其调整成了可以更好的整合到新飞机上的状态。

尽管如此,新飞机所拥有的电子对抗能力依旧十分的优秀,足以轻松对抗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战斗机。

可以说,这架新飞机是一架性能非常优秀的多面手,无论是对空作战还是对地攻击,甚至是电子对抗和空中侦查,都能够完美的胜任。

飞机设计完毕,自然要进行制造。

作为新飞机的总设计师,陈新自然要负责这方面的相关工作。

将设计图传给相关生产单位,各种零部件在详尽的图纸和不计成本的投入下很快都被生产了出来,送到了陈新这里。

虽然说陈新完全可以自己利用纳米装甲变成各种加工工具来自己把飞机造出来,但考虑到这架飞机是需要量产的,陈新还是将制造零件的任务交给了其他人。

这样国家在之后需要批量生产这架飞机的时候,这些制造零部件的生产单位也有了相关经验,不需要再花费时间进行技术攻关和生产线调整。

飞机的总装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好在陈新所在的这个战备机场有着能够组装飞机的条件,而且地勤技师们好歹也算是经验丰富,配合着陈新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总算是将新飞机的裸机组装完毕了。

组装完毕的裸机甚至连油漆都没刷,整架飞机的金属蒙皮就这么以金属原色裸露着,看上去很是粗糙。

而且机头的位置因为航电和磁轨炮并没有安装,导致看上去像是缺了一块。

但飞机有别于其他飞机的硬朗线条以及别具一格的三发造型和修长机身,都让这架飞机散发出一种别样的美感。

“院士,飞机已经组装完毕了,但是航电系统和磁轨炮目前工厂那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