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核动力火车 (第1/2页)
虽然科研人员回答陈新的只有一句简单的话语,但这句话背后所意味着的是许多人的努力付出。
在距离陈新所在城市不远的湘省另一座城市建宁,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的在厂房之中调试着一辆全新的火车。
陨石天降,不仅带来了尘埃蔽日的长夜,也摧毁了原本遍布全国的铁路供电线路,以至于国家只能将原本的老式燃煤蒸汽车头拿出来再次使用,而原本的电力机车已经绝大多数都趴窝了。
虽说还有一部分燃油机车可以使用,但因为油料紧张的关系,这些还能动弹的燃油机车全都被调配到了最关键的地方,用以负责最关键物资的运输。
但除此之外,铁路战线的同志也一直在想办法恢复铁路运力。
现在他们正在调试的这辆火车,就是建宁的火车制造厂为了恢复铁路运力所专门研究和开发的新车。
火车的车厢进行了专门的保温、防寒、抗冻和抗风设计,在加厚了车厢壁的同时,也增加了车体的稳定性。
按照原本的设计指标,这辆新车是需要应对十级大风和零下五十度的低温的,但现在显然这辆车需要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
制造厂的工人们对其进行了调整和加固,为车身增加了配重,同时更换了车厢壁内的保温材料,确保其足以在零下七十度的环境下依旧能够有足够的保温效果。
因为这列火车除了要用于运输一些贵重物资之外,同样也是国家为了恢复人员运输所做的一次尝试。
在灾难之前,建宁就是炎国重要的火车生产基地,这里出产的火车头也是炎国声名显赫的存在,就连炎国重要的高铁线路上运行的列车也大多出产自这里。
因此对于建宁火车制造厂的工人们来说,无论技术还是经验,他们都相当的丰富。
事实上在灾难之前,他们就已经研制出了在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下依旧能够正常运行的高铁列车,现在只是将技术更加优化了而已。
只是在灾难之后,遍布全国的铁路供电网络被毁,电力机车失去了供电已经无法正常运行,原本先进的电力机车都趴窝了,即便没有因为电磁脉冲而损毁,也因为缺乏电力而无法运行。
毕竟一个普通的干线货运车头的整备重量就高达240吨,牵引功率达到了9600kw,没有澎湃的电力供应,是根本无法挪动这个庞然大物的。
所以这辆新车调试的重点其实是车头的动力系统,而不是车厢。
因为已经无法通过输电线路来供电,所以现在必须让车头自身来产生动力。
这一点还是很好做到的,无论是燃煤还是燃油,都可以做到驱动蒸汽轮机来发电,从而为整列火车提供足够的动力。
不过这一次建宁火车制造厂的工人们制造的这列新火车所采用的却不是内燃机来作为动力来源,而是采用的小型核反应堆。
这是一辆核动力机车。
其所采用的反应堆是炎国本身的技术,原本是应用于核潜艇上的,但因为技术限制体积一直无法缩小,也不可能应用到火车和民用船舶上。
而且核潜艇的吨位从几千吨到上万吨不等,能够驱动核潜艇的反应堆对于一列火车来说,也实在是动力过于澎湃,想要应用到火车上的话除了要缩小体积,还要进一步降低功率。
然而这却非轻易可以办到的事情,除开反应堆本身的核装料部分,相关配套的设备就要占据巨大的空间,潜艇上是专门设计了一个舱段来为核反应堆提供安放的地方,在大型军舰上能这么干,但显然火车不行,没有那么大的地方。
但陈新的同位素温差电池给了科研人员相当多的灵感以及技术支持,让他们成功的将原本核潜艇上的反应堆再度小型化,并且改进了相关的技术,得以成功的造出了能装在火车上的小型核反应堆。
这个反应堆并不是传统的轻水堆,而是和同位素温差电池差不多的热电转化式,直接将热能转化成电能。
这样做的好处自然多多,充满放射性的堆芯可以彻底密封,阻止辐射泄露,因为只需要传导热量转化成电能,而不需要往反应堆里注入冷却水来烧开水推动蒸汽轮机发电,从能量转换的效率上来说,自然前者更加高效。
而有了这样的小型核反应堆,驱动一列火车也就成了很轻松的事情,即便一列客运列车的牵引功率都有5600kw以上。
因为一般的小型核反应堆指的是输出功率在300mw以下的反应堆,1mw就是1000kw,想要驱动一列火车,只需要10~15mw的功率就足够了。
目前装在这列新火车上的小型反应堆的输出功率是35mw,除了可以驱动火车本身之外,还能为车身提供丰沛的电力用于取暖、照明等一系列用电需求,包括用来除冰和清障。
这个项目在陨石坠落之前的三个月中就已经立项开始研究,车体的制造也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其他部分的进展都很快,唯一受限的就是动力系统,这一直到陈新向国家提供了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