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章 (第3/4页)

加入书签

成天复摇了摇头道:“陛下被我缠的不行,而且谏官那边也有老臣冒死参奏。陛下不好再轻拿轻放,已经定下主意,将慈宁王打发到涒州。”

那涒州距离京城山高水长,又是个十年九旱的贫瘠之地。

慈宁王到了那,就算是彻底断了京城的根系,不过是个守着封地,颐养天年的王爷,就此几代,也就成了无足轻重的远宗旁支。

他那日虽然被陛下扔了笔洗,可是连躲都没躲,还往前凑了凑,直直迎上,然后顶着一脑门子的血水,依旧据理力争,跟陛下辩论着纵子如害子的厉害干系。

当时给顺和帝气得真是差一点就叫了侍卫拖他出去。这些话,也就是成天复说得了。

一脸无谓的将军顶着热血慷慨雄辩,将顺和帝给说得哑口无言。

老皇帝也不傻,成天复无论文武,都立下了不世奇功。如今户部刚刚缓过一口气来,还正需要能臣支撑的时候。

总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冒出个他袒护逆子,谋杀功臣的奇闻出来吧!那这样以来,他岂不是半只脚都入了棺材,自己往自己的脸上泼了一盆子脏水?

到了最后,见哄撵不走这个逆臣,陛下只好缓了语气,折中将慈宁王变相发配涒州就是了。

成天复也不是油盐不进的那种强项令,也是见好就收,见陛下不再是水过无痕地替慈宁王兜大粪,便也就此出了御书房。

不过御书房外的人离得远,偷听不到屋内的机密,只知道成大人的脑袋被陛下亲手开瓢这件事儿。

结果这一下子,过后几天,知晚发现自己府里的拜帖都少了,因为大家都闹不明白圣威何去。

直到陛下突然宣旨,要将慈宁王一家子逐出京城。

众位臣子们这次醒悟——还是成大人牛啊,居然逼着陛下逐了大儿子出京!

要知道当年有高妙的道士曾经演算过,说大皇子的八字裨益陛下,不能离得陛下太远太久啊。

这一下子被贬到了涒州,那真是有生之年都回不来了!

当陛下的圣旨传到时,就连高王妃也变了脸色,与慈宁王哭诉道:“老天爷,那等子穷乡,据说缺水得连热澡都洗不上,若真去了那里,我们还好,我的元儿岂不是毫无前程可言?”

慈宁王阴沉着脸:好一个成天复!若不是他一味纠缠,父皇何至于如此心狠,将他贬放到了涒州那种荒野之地?

以为这样便能将他轰走?慈宁王冷笑了一声,对一脸怨色的王妃说道:“你怎么也沉不住气?将家里大大小小的嘴巴都看严点,谁也不准说抱怨的话。”

高王妃看夫君似乎有应对之策的样子,这心里也略略安定了些。她恨恨道:“那成天复当真如附骨之疽,怎么都甩脱不掉了,有他在,我们府上安生不了!”

慈宁王听了狠狠抓抓碎了手中的茶盏。

如今父皇正用到成天复,自然要厚待着他,可是这个人并不讨父皇的欢喜,既然是这样,想要父皇彻底厌弃他,其实……也没有那难的,而眼下,他就要想方设法将自己留在京城。

想到这,他叫小厮找来了儿子金廉元,先问了他对整府迁往涒州作何感想之后,又开口问道:“……我听闻静妃在入宫前,似乎心有所属,才一直不肯嫁人,是不是真的?”

金廉元一愣,关于田沁霜的事情当时也是传的风言风语。毕竟京城里把尖儿的闺秀,只这么几个,田沁霜当年可是有不少人在惦记着。

而金廉元当初跟成天复要好的时候,自然也在少年少女诗社聚会时看出了些端倪。那位清高的田小姐对谁都是爱搭不理的,只对成天复时,表情娇羞。

他作为风月老手,自然看出了一二。但是曾经在人前要开玩笑提及时,被成天复打断,私下里告知他,自己风流无所谓,不要拿女儿家的清白开玩笑。

他当时觉得此话有理,是自己孟浪了,所以此后也绝口不再提。

不过田小姐一直迟迟没有嫁人,现在想来,可能真的是心有所属,所以才不肯凑合。

慈宁王冷笑了几声,他也是最近才从曾经在田家里当差的人那听到的闲话,前些日子,他的王妃入宫,冷眼旁观那静妃,看着成天复时,好似也是眼神复杂,似乎难忘年少旧情啊……

这人一年老,固然喜好颜色新鲜,可是自己毕竟英年不在,若是父皇知道他最宠的爱妃,与最倚重的臣子之间,暧昧不断,好面子的父皇会作何感想呢……

……

慈宁王府因为要发配涒州闹得有些鸡犬不宁,而羡园终于迎来了婚后一直没有的清净。

门口没有了那些推拒不掉的送礼之人,知晚也不用大清晨走暗道避人了。

至此,成大人每每送到护城河的贤惠娇妻至此一去不复见。

她不必跟婆婆请安,每日都要睡到日上三竿,然后懒懒起床。

因为府衙离羡园很近,成天复都要回家吃饭的,今日端起饭碗,忍不住发出感慨道:“你知道如今的内城护城河桥头是什么光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