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谋 (第2/4页)

加入书签

鹏、赵慈等人即便无意间泄漏一星半点的情报,都极利于军情参谋司的斥候在中原及河朔地区的潜伏、刺探。

只不过云和公主及沈鹏、赵慈三人口风都极紧,对中原及河朔地区的潜伏、刺探工作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帮助,但以他们三人为饵,王辙还是顺藤摸瓜,抓住七名潜伏在棠邑的梁国密间,算是他们三人这段时间为棠邑做的最大贡献。

王辙有些想不明白这种形势下,韩谦赶回东湖就紧急将这三人找过去做什么,难道放他们回去传递消息?心里又想,就算梁帝提前十天半个月知晓楚蜀将联手进攻关中的消息,又能抵什么用?梁帝朱裕这时候定然也早就防备着楚蜀两国会趁火打劫吧?

当然,韩谦明确下令,王辙也是乖乖的带着人赶去分别关押沈鹏、赵慈以及云和公主的监院提人。

这年头说是快,穿街过巷骑马而行都快不到哪里,两炷香后提押人再回到洗砚阁,王辙看到除了王珺、高绍、冯缭、郭荣、奚荏等人外,赵无忌、郭却、奚发儿都被召集过来。

韩谦正与冯缭、高绍、冯翊三人围着一张桌子用餐。

他们赶回东湖,已经过了午餐时间,但也就冯缭、高绍、冯翊不拘的陪着韩谦用餐,其他人还是私下拿些吃点填一填肚子更自在些。

韩谦狼吞虎咽的端着一碗菜饭往嘴里扒拉着,一边听郭荣说着什么事。

不过,小厅里这时候除了这些人外,普通的侍卫以及侍从左右的佐吏文书,甚至一贯在郭荣身边捉刀拟写函文的霍肖,以及担任侍从武官的霍厉,都在院子里外守着,一副要商议机密的样子。

王辙将云和公主、沈鹏、赵慈三人带进来,犹豫着自己是不是也要告退。

“王辙,你与沈将军详细说一说梁晋楚蜀四地入夏以来的形势变化以及蜀使韦群三天前赶到金陵的意图,不要有什么隐瞒,以免误了沈将军的判断。”韩谦停下筷子,直接吩咐王辙说道。

王辙一愣,疑惑的瞥了韩谦一眼,暗道难道真要放沈鹏、赵慈去关中通风报信?当然,韩谦都这么吩咐了,他便将梁晋楚蜀四国公开能刺探到的形势变化以及韦群持国书抵达金陵,使人联络楚州及慈寿宫太后一党的事情,一一跟沈鹏做了说明。

待王辙介绍完情况,韩谦刚好将一碗菜饭扒完,将放下碗筷,盯着站在云和公主侧面的沈鹏,说道:

“有关灌江楼、晚红楼甚至蜀主王建皆是前朝神陵司及宦党余孽之事,想必沈将军比我们还要清楚,而河朔之变,也证实灌江楼早就在北逃士族的撮合下暗附蒙兀人。我们现在也有明确证据,能确定晚红楼与灌江楼早有勾结,甚至不惜将我这些年在秋湖山、叙州所推行的诸多新术、新法,拱手送到蒙兀人手里。而蜀楚联手进攻关中之事,目前看来已非谁能轻易逆转了——”

即便预料到形势很难骤然逆转,也能猜到楚蜀极有可能会趁火打劫,但听到中原此时还是一团乱麻,而楚蜀即将联军进攻关中,沈鹏也是好一会儿才缓过劲,理了理衣襟,神色黯淡的说道:

“时隔这么多天,侯爷才再次召见我等,应该不会是要吓唬我们,有什么事,侯爷尽请吩咐?”

“要阻止柴建从均州出兵进攻武关,也不是没有办法,但相对名正言顺,不至于使棠邑陷入众口|交攻的地步,办法就真不多了——我想请沈将军助我们将温氏族人劫到棠邑来!”韩谦盯着沈鹏说道。

听韩谦这么说,王辙才陡然想到这是要计出何处。

李知诰出兵围困罗山城这么久都没有强攻,一是恤用嫡系兵力,一是想着兵不血刃的逼迫温博献城投降,使温博及所部精锐能为他所用。

而倘若棠邑能提前一步将温氏族人劫到手控制起来,朝野上下肯定只能称赞棠邑有功,而不能指责棠邑用心叵测,但温博及罗山守军这时候出城向李知诰投降,李知诰、吕轻侠他们还能毫无保留的接受吗?

李知诰、吕轻侠到时候会不会反过来更担心温博有可能会率罗山守军与棠邑军里面外合攻击襄北军?

这样情况下,驻守邓均两地的柴建确实是不敢轻举妄动了。

只不过,温氏族人随温暮桥投梁后,便受封邑在徐州城北聚族而居——梁国大乱,司马氏态度暧昧不明,没有直接将温氏族人直接关押起来,但也派兵马监视左右。

他们怎么才能办到,派人马悄无声息的穿插到徐州北部,将数百名温氏族人劫持住后再突破司马氏的围捕,成功的将人劫掠到棠邑来?

除了温氏聚族而居的外围必然有徐泗兵马监管外,看看温暮桥、温博父子二人的人生轨迹,就知道温氏族人内部也必然组织起相应的防卫力量,哪怕仅有数十名像浙东郡王府家将般的精锐武力存在,都是极难对付的——特别是温氏族人得知是棠邑派兵马劫持他们,更会拼死反抗吧?

说实话,要是叫王辙去制定行动方案,这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定要做,只有与淮东联合出兵渡过淮河(目前棠邑没有水道跟淮河直接,必须要从淮东借道,战船才能进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