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零四章 倒了一座分馏塔 (第1/2页)

加入书签

1992年夏,墨西哥东南部的佩罗市。

这是一座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太平洋的海风带来丰沛的雨水,孕育出宽阔的草原和茂密的森林。海浪长年累月地冲刷着海滩,留下大片洁白如银的天然浴场,让来自于全球的观光客流连忘返。

城市北部,距离海滨大约一两公里的地方,有一片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规模颇为壮观。站在工地之中,举目望去,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塔、罐等巨型容器,还有密密麻麻的各类管线,往来如织,透出浓浓的工业之美。在工地的大门外,支着一块巨幅标牌,上面写着工程的名称:

豪格化工有限公司佩罗工厂。

此时此刻,化工厂工地静寂无声,所有的工程机械都已经停下,往日里那些炫目的电焊火花也无从寻觅。在一座横卧在地上的大型分馏塔旁边,站着一群不同肤色的人员。虽然正是阳光明媚,这些人的脸上却丝毫看不到什么温馨、闲逸的神情,代之以令人压抑的凝重。

“内田先生,请你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业主方代表厄斯金用手指着眼前那座倒伏下来的分馏塔,冷冷地向面前那位西服革履、满脸谦恭之色的日本人问道。

这是一座高达20多米的分馏塔,重量达到了100多吨。它原本应当是矗立在钢制底座上的,但昨晚的一场大风,却让它的底座齐根折断,塔体一下子倾倒,砸坏了旁边的一组管线,还造成了两名巡夜工人的轻伤。其实,大家还得庆幸这场事故是发生在夜间,周围没有什么施工人员,如果是在白天发生这样的事故,伤亡情况恐怕就不会如此轻微了。

被厄斯金质问的那位,正是日本池谷制作所的销售总监内田悠。而这座化工厂,也正是由池谷制作所负责建设的。内田悠此前正在美国参加一个会议,得到消息,便连夜赶过来了。看到事故现场的情况,内田悠也是惊得目瞪口呆。要知道,昨天晚上的风并不算特别大,池谷制作所原来的设计是能够抵御飓风袭击的,如果在这样一场寻常的大风中就出现设备坍塌的事故,这家工厂也就没必要再建下去了。

“这是一个意外。”

内田悠向厄斯金鞠了一个90度的躬,满含歉意地说道。

“我当然知道这是一个意外,但贵公司怎么解释这种意外呢?”厄斯金没好气地说道,“现在只是建设阶段,出现这种情况还有挽回的余地。如果是已经开始生产了,一座分馏塔这样倒掉,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你考虑过没有?”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投产之前,我们一定会进行严格的检验,绝对不会留下存在问题的设备。”内田悠汗流浃背地回答道。作为一家化工设备企业的销售总监,他甚至比厄斯金更知道设备坍塌所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化工厂的中间产品往往都有剧毒、易燃、易爆等特点,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一座分馏塔倒掉,并砸断了一些输送中间产品的管道,其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

“我们的技术人员已经上了飞机,明天就能够抵达佩罗,具体的事故原因,将会在他们进行检测之后得出。在此之前,我们将停止全部建设工作,并对已经安装完成的设备进行检查,保证不发生类似事件。”内田悠一边说着一边鞠躬,略有些谢顶的脑门一上一下地晃动着,不一会工夫就已经把厄斯金给晃晕了。

“好吧,那我们就等待你们的检查结果,因为耽误进度而导致的损失,要由贵方全部承担。”厄斯金毫不客气地说道。

“会的,我们一定会承担所有的损失。”内田悠保证道。

正如内田悠说的那样,来自于日本本土的技术人员在第二天就赶到了,他们带来了全套的检测设备,还有原始的设计图纸。因为事关重大,这些人一到现场,就了紧张的工作,有的检测底座断裂处的情况,有的向负责安装工作的技术员和工人进行调查,还有人开始搜集当地地震、气象方面的有关资料,想从中找出一些足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因素。

“请问你的姓名。”

在一间临时办公室里,池谷制作所技术部的副主任田雄哲也黑着脸,向面前的一位工人问道。那工人与田雄哲也一样,也是黑头发、黄皮肤,穿着秋间会社的黄色卡基布工装,但一张嘴,却是满口的中国海东口音。他说的是汉语,田雄哲也不得不通过翻译来与他交流。

“我叫毕建新,是中国海东省会安化工机械厂的电焊工。”那工人回答道。

“前天晚上倒塌的那座分馏塔的底座,是你焊接的吗?”

“是的,是我和另外几位师傅一起焊的。”

“那么,你们在焊接的时候,有没有严格地按照工艺规范操作,是否出现了违反工艺规范的情况?”

“你可以去查工作台账,看看我老毕是不是那种会违反工艺规范的人。”毕建新的脸也沉下去了,对方分明是在质疑他的工作态度,这由不得他不恼火。

几年前,日本化工设备协会的会员企业因为苦于国内劳动力价格过高,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组团前往中国商谈业务外包的事宜。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