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吃饱穿暖 (第1/2页)
第434章吃饱穿暖
刻意在他面前表现的平庸贪财好色,言谈举止也有些刻意,不少话都是经过思索才说出来的,与去年相比很大不同了。
“近来他们在外都跟谁走的比较近。”
默默站在朱标背后的刘瑾轻声说道:“多是母族妻族的子弟,平日经常聚在一起在酒楼中饮酒投壶为乐,有时候还会去城外山林中狩猎。”
朱标眼睛微眯道:“包括那些将来要袭爵的人吗?”
刘瑾清楚自家殿下问的是卫国公长子邓镇和宋国公长子冯实,以及宋国公已经袭爵了的侄子郢国公冯诚。
刘瑾回答道:“奴婢瞧着都还有分寸,尤其是郢国公极少露面,只有实在推脱不过才会赴宴喝酒,而且从不与他们外出狩猎。”
朱标听到这儿心里就有数了,这也是他为何替这三个求情放出宫的原因,就是想要看看谁会往上凑。
毕竟太子东宫麾下的位置就那么些个,也不是想投诚就能投诚的,所以有些人想要退而求其次也不难理解,毕竟诸位皇子可都是开国太祖的儿子,将来必定是要就藩封王的。
与其在东宫排个末尾,不如依靠关系更近的王爷,日后家族同样也能在朝中立的住,朱标相信有此想法的人应该不少。
略微思索了一会儿,朱标转身径直去了工部,从前两年开始工部就一直在专心研究他要求的煤炭,以及派人在天下各地搜寻各种矿产资源。
吃饱穿暖是底层百姓最大的愿望,也是朱标最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大明地广人稀,粮食的问题更多是受限于天灾人祸,而非王朝末年时期的土地兼并。
所以大明其实对高产粮食并没有那么急切,何况那些作物找过来也不是成品的,南橘北枳的教训也是要考虑的,后世的番薯玉米应该是经过数代改良选种后的成品。
百姓们尤其是北方百姓,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难以过冬,棉花经过这几年老朱的强制推广,产量高了不少,可运到北方后的价钱也不低,贫苦百姓依旧还是有穿不起棉衣的。
豪门大户才用得起的煤炭木炭就更不用多说了,所以朱标一直要求工部要制造出成本低廉的低价煤,不得不说工部还是有能人的。
刚开始研究了几个月就有了成果,只是价格还是偏贵,只是相对来说便宜了,贫苦百姓或许能买上一些,但也只会在寒冬腊月熬不住的时候烧一些,该受冻的依旧受冻。
所以研究就一直还在继续,如今两年过去了,他在从陕甘回京路上才接到消息,说是成功了,研制出了制造成本仅十文钱的煤炭。
朱标一算如果大批量制造的话,成本还能再下降一些,毕竟如今的年代,使用劳动力的成本极低,有的人想找个差事干还找不到呢。
一路直达工部,朱标步履匆匆倒也没有人不识趣的上前拜见攀谈,都是避让在旁躬身行礼,朱标微微点头也就过去了。
工部尚书领人在工部府衙大门前迎候,说了几句后就一起踏入一个工坊,里面烟尘缭绕地上也都是碎煤渣子,工部尚书在朱标身侧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里面着实有些杂乱,殿下不妨暂且等候片刻,臣命人打扫一下。”
朱标目光四处巡视随口说道:“不妨事,不过研制煤炭可需要注意通风,时刻小心为上,否则中了煤毒昏过去可是要出人命的。”
工部尚书立刻点头道:“殿下放心,臣等都注意着呢。”
走到一处房内,几个匠人正跪在地上等候,他们面前摆着几大篮子煤炭,身后则是一个火灶:“小人等拜见太子爷,太子爷千秋!”
朱标点头笑道:“两年辛苦终究是没有白费,只要此煤炭如你们上奏的说言那般,本宫绝不吝啬奖赏。”
其中领头那个须发花白但身体健壮的老者磕头道:“小人等绝不敢欺瞒,请太子爷检验。”
工部尚书摆手道:“放入炉灶中,让殿下看看成效吧。”
几人应了一声之后,拘谨的起身忙活起来,由于早有准备添煤燃火,很快就有阵阵热气蒸腾,火红的煤饼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中屹立不化,效果斐然。
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煤炭本就是这样的功效,朱标关注的也只是其成本如何,能燃烧的时间有多久,能不能让贫苦百姓们也能烧的起。
刘瑾从地上捧起一块煤炭,朱标瞧着中间有不少小孔,想必是为了更好的让燃火,样子也说不上整齐,黝黑粗糙。
一旁的工部尚书开始介绍制造方法,匠人们在旁不自觉的搓手等待,此煤碳主要用料是原煤、黄泥、木炭粉以及一些其他绕口的东西制造成的。
朱标听了一会儿就摆手道:“为何成本便宜?”
工部尚书无奈的停下嘴,他可是好不容易才背下这么多绕口的材料名,好特意讨教了不少懂炼丹的道士,想着在殿下问询的话还能讲出典故。
谁能想到殿下根本不问,只好老老实实回答道:“因为所用的原煤不需成块的上品,碎煤渣子亦可,那些本就是无用之物,所以成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