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7章 卫若兰的辉煌官途 (第1/2页)

加入书签

虽说码头上那一场迎接,因为许泰的意外转变,成了一出彻头彻尾的闹剧。

不过抛开‘尴尬’二字不提,单从实际层面来说,这对孙绍宗而言其实是一桩好事。

既然许泰已经认怂了,自然不用再替他遮风挡雨。

而孙绍宗原本来迎接许泰的原因,只要有些心机的都能猜出来,所以这‘维护同僚’‘不畏强权’的形象,勉强也算是树立起来了——虽说成色打了些折扣,但好在不用付出什么代价。

另外,许泰在圈里的名声算是彻底毁了,这也有利于孙绍宗在同年中一家独大的局面。

虽然……

这‘一家独大’暂时也没啥鸟用。

一夜无话。

却说第二天孙绍宗到了府衙,气氛明显就有些不对劲儿,从守门的衙役到点卯的小吏,那态度都比往常还要恭敬了不少。

等到了刑名司之后,自林德禄以下的官吏,更是排着长队挨个上门请示,什么鸡毛蒜皮的理由都有,总之只要能跟他说上只言片语,转回头便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

这无疑是在‘站队’!

但孙绍宗可不会天真的认为,整个刑名司上下,甚至连同其它部门的官吏,全都是自己的铁杆——事实上眼下这股风潮,不过是出于‘从众’以及‘避险’的心理罢了。

从众的心理不用多解释。

至于这‘避险’么。

他们虽然不知道卫若兰与孙绍宗相争,究竟会是谁输谁赢,但以孙绍宗这一年多以来展现出的手段,报复几个最先投靠卫若兰的叛徒,却是手拿把攥的事情。

尤其他现在还是刑名司的主官,卫若兰只是副手而已。

故而在孙绍宗还未显出颓势之前,即使是再有想法的人,也得先把那花花肠子藏在肚里。

不过在孙绍宗看来,眼下热热闹闹的场景,却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因为这预示着在许多人心里,卫若兰至少与他是势均力敌,甚至略强一筹的存在。

否则的话,这满院子里的人就算想交投名状,也用不着非要抢在卫若兰上任之前惺惺作态——像当初那般,在接风宴上给‘新通判’一个难堪,才是站队的真正表现。

不过这也难怪。

毕竟北静王小舅子的身份在哪儿摆着呢,再加上已经有孙绍宗这个前例在,众人对武将转职成刑名通判,也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顺带一提,原本孙绍宗也有些闹不明白,北静王水溶一个没什么实权的空头王爷,究竟有什么可嚣张的。

后来寻便宜大哥仔细一打听,感情这北静王最大依仗不是王爵,而是她的母亲——皇太后牛氏嫡出的长公主。

换句话说,这水溶其实是太上皇的亲外孙、广德帝的外甥!

咦~

按照这辈分,忠顺王当初拿水溶的王妃开黄腔,岂不是有乱……

“老爷!”

却说就在刑名司里大排人龙之际,赵无畏忽然从外面飞奔进来,附耳上前道:“那姓卫的已经到了,如今正在经历司里勘验公文!”

作为最早投靠孙绍宗的人,赵无畏自然不需要像其它小吏一般,搞什么临时的投名状。

故而一早应了卯之后,他就亲自埋伏在经历司,前脚见卫若兰进去,后脚就跑过来禀报了。

这卫若兰来的倒也挺快。

虽说赵无畏是附耳细语,但他那紧张的样子又能瞒得过谁?

于是门外的人龙,顿时便有些躁动起来。

“这下可算是清闲了。”

这时就见孙绍宗把桌上的公文一扫,伸着懒腰扬声道:“后面的人都散了吧,新任的卫通判马上就到,有什么事情先寻他批示,若是他处理不了的,再转过来也不迟。”

众人听了这话面面相觑,也分不清这是真心话,还是在试探什么;更不知是该领命行事,还是该继续赖在这里,以示自己绝没有要改投门户的意思。

孙绍宗见状,干脆让赵无畏把堂屋的大门关了,说是要静等卫若兰上任,旁人一概不见。

众官吏这才如蒙大赦,纷纷做了鸟兽散。

于是转眼的功夫,原本熙熙攘攘的院子里,便只余一地萧瑟。

唯有那仇云飞与旁人不同,方才所有人都在排队请示的时候,他自己在东跨院里逍遥,眼下所有人都散了,他却腆胸迭肚的出东跨院。

嘴里骂骂咧咧的道:“不就是来了个鸟通判么?瞧你们那一脸德行,也好意思说是什么读书人!”

说话间,他大摇大摆的到了那堂屋前,冲里面嚷道:“赵无尾,本官要去找老徐喝……呃,商量公事,有什么鸟事,你就去停尸房里寻我!”

想想又觉得这话似乎有些不吉利,忙啐了一口:“啊呸,是去后院喊我!”

说着,他从袍子里拽出两瓶上好的汾酒,大步流星便往外赶。

谁知刚到了院门口,迎面就撞上个长身如玉、面似傅粉的年轻官员,却不是卫若兰还能是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