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1章 白莲嫡传,混天之招 (第2/3页)

加入书签

酒杯粉碎,“整个改掉!”

炸碎的酒杯,化作无数闪亮的粉末,但并不四散飞溅,而是全部朝着松江知府暴射而去。

整蓬粉末,犹如一把七八寸长的尖锥,却远比一个完整的尖锥,更加危险。

这里面每一点细小的碎玻璃,都带有足以打穿数寸铁板的力量,而且一旦遇到阻碍,就会交互碰撞,彼此之间,形成如锯齿,如剪刀般的旋转切割。

后面的碎玻璃会追到前面的碎玻璃,让这道攻击在遇到阻碍的刹那,杀伤力反而暴增。

可是对抗这道攻击的,同样是一些细小的,尖锐的事物。

出手的是沙门道长。

松江知府虽然有三丹田全开的修为,但并不以能征善战而闻名。

四大势力当年在松江地界上碾来碾去,真正强硬善战的,不是被招收带走,就是死无全尸。

他们所需要的知府衙门,是一个善于经营,善于收钱的组织,并不需要在里面任职的当地人,有多强势。

沙门道长却是先天教的护法之一,几十年南征北战中练出来的这一身修为,反应够快,应对也够准。

搭在他肩上的一杆拂尘,被他右手一抖,向前扫出,拂尘顶端蓬松张开,三千银丝向前急射。

每一根银丝都刺中了一块碎玻璃,又在丝线搅动向前之际,将周围的碎玻璃黏带离开。

丝线有足够的长度,那些玻璃粉末,彼此还没有来得及碰撞,就被丝线的不同位置粘上,带走。

“就算你真是徐、贺两边的人,也休想在本座面前放肆!”

沙门道长发出怒斥,手里的拂尘一转,朝着水池那边抽打过去。

他的眼光足够高明,看得出刚才那道玻璃粉末的厉害之处,心中虽然依旧自信,却也不敢大意。

这拂尘一扫之间,已经运足了十成功力,柔软的银丝合成一股,竟然硬生生把空气抽爆。

银丝延伸的速度,突破音速,在空中留下一圈明显的气环白痕。

这杆拂尘,不是寻常兵刃,所用银丝不但韧性十足,一个彪形大汉用剪刀也难以剪断一根,而且拥有很强的延展性。

银丝最长的状态下,可以相当于松弛状态的五十倍。

水池里的青铜骏马,被沙门道长一抽之下,碎得如同粉末,还未朝周围炸散,就被抖圈搅动的拂尘卷住,一起砸入池水之中。

众所周知,铜铁这种东西,并不像泥土海绵一样,拥有吸水的能力。

可是,当铜铁化为粉末,当搅动着铜铁粉末的那些银丝之上,密布着浓稠浑厚的真气,铜铁的粉末和池水,霎时间就融为一体,难分彼此。

沙门道长修炼的武功,叫做《三坛海会真经》,乃是白莲教秘不外宣的神功秘艺。

白莲教在元明之时,声势就已经非常浩大,曾经有作为领头羊颠覆王朝统治的气象。

但是到了清朝,那些个号称白莲教的,其实有很多是地方官糊弄事,硬把白莲教的名头安在了当地的农民起义身上。

道理也很简单。

从顺治到嘉庆,民间的各种起义基本就没断过,不谈那些规模太小,不值记载的,光是史书留笔的,基本就是隔三两年,都得出一桩。

然而,煌煌大清,号称康乾盛世,如果你明着说,就是地方百姓老撑不住,总要冲击官衙,那还怎么大谈大清八旗,继承朱明正统,诛杀闯贼,顺应天理人心那档子事儿呢。

于是白莲教就成了一个万能的背锅对象,不是下官不用心,是白莲妖党蛊惑人心啊。

更关键的是,白莲教这东西有历史源流,并不算是发源于大清的教派,更不可能把根子算到地方官身上。

别管是渔民起义、佃农起义,还是真的有别的教派趁势而起,全都拟一个白莲妖党的名义,就算是皆大欢喜了。

民间许多有心之人,看到白莲教在官面上都有这么大影响力,自创的教派也愿意攀扯冒充一下。

然而,到了嘉庆时期,嘉庆初年的一场白莲教大乱,嘉庆十八年冲入紫禁城的那场变故。

乃至如今盘踞在紫禁城,攀连太行,势连齐鲁,作为三巨头之一的先天教,至少从武功上来讲,还真就是得了白莲真传。

这《三坛海会真经》,在元末明初的时候,被白莲教主韩山童、刘福通,修炼到大成。

他们出手之时,不用铜铁为兵器,随意扯一条粗布,就能搅动空气,如同翻江倒海。

对战过程中,吸附沙石,搅碎敌刃,让手里那一条粗布的威力越来越大,沾满血色,昭显大胜,鼓舞士气。

正如同传说中,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三太子手里那一条混天绫。

白莲教的兵马,在元末明初那个时期,被称之为红巾军,全军上下都佩戴红巾,威吓敌军。

其源头,也正是效仿白莲教主手上的那一条“混天绫”。

沙门道长的实力,比起当年的韩山童,也未必逊色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