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7章 番外三 (第2/3页)

加入书签

,既喜爱,又生怕一不小心弄坏。

过了片刻,田福生跑过来请圣上传膳,顾元白问了问,发现玉米已经蒸好了,索性直接让人先呈上蒸好的玉米。

玉米含了水之后更为饱满漂亮,热气在丝缝中萦绕。蒸出来的玉米要比煮出来的更要香甜些,一放到面前,香甜的味道就飘到了鼻端,顾元白闻着这陌生又熟悉的香气,不由舒了眉心。

等圣上动了嘴之后,其他人才试探地尝了尝玉米的味道。清甜的味道甫一入口,就不由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牙齿刺破米粒,汁水甜而不腻,吃起来着实好滋好味。产量如此之多的作物味道竟然这般的好,这真是出乎预料。

众人心中不禁对接下来的“番薯”味道更为期待。

等膳食摆上来了之后,他们一尝,不由眼睛一亮。

其中有些大臣人已老迈,牙口不好尝不了玉米,顾元白特地吩咐,让人将这些老臣所用的土豆炖得更加软糯,汤汁锁在土豆之内,比纯吃炖肉可要香得多。

这一场午膳吃得宾主尽欢,等臣子请辞时,还有老臣来同圣上偷偷请求,求问圣上可否匀些“番薯”给他们。

顾元白笑着摇摇头,“这些都要为明年留种,待明年你们就能吃上这两样东西了。”

这日之后,朝中重臣就记下了玉米和番薯这两个名字。两种作物还未发行,就已被人隐隐约约的知晓,私底下都期待着明年的春季,耐心等着朝廷的放苗。

冬日之后,春日缓慢而来。

这一年的二月份,朝廷的“番薯”种子和玉米种子沿水陆两路运往各地,今年的种子数量不多,各地方官府都咬紧牙关希望能多要来一些种子。各地送往京城的奏折八成都在哭诉,但不够也没办法,总量就只有这么多。

同年九月,“番薯”和玉米的亩产量达到了让大恒人震惊的程度。

越来越多的人将之视为神仙赐予圣上的食物,只因圣上爱国爱民,勤恳仁厚,将大恒治理得条条有理。

长生牌竖起,庙宇之中百姓踏足。上香时诚心诚意,只想着让圣上长命百岁。

能吃饱的百姓越来越多,百姓们心中感慨万千,想要感恩圣上让他们吃饱了肚子,但他们什么也不懂,只能去求佛祖神仙,想要圣上身体安康,只要圣上长久了,盛世也就长久了。

上元节那日,顾元白同薛远低调出了宫。

人影晃晃,他们二人走在其中。时光好似没有在顾元白的脸上留下痕迹,薛远看着他的时候,偶尔也会闪过几分复杂的神色。

顾元白的展眉或是微笑,仍然像是闪着细碎的星光。花灯比不上半分,草木甘为陪衬。

他越发霁月清风,但大了他两岁的薛远,却已经开始认识到时光的残酷了。

“怎么这般看我?”顾元白含笑抬头看他,揶揄道,“傻子。”

薛远不由抬起手勾过他鬓角的长发,绸缎发丝从手中划过,薛远眉间闪烁,良久才道:“我曾在北疆日连那的地盘上留下一份东西。”

顾元白好奇,“什么?”

薛远摇了摇头,去牵住他的手,“等你发现的那日就知晓了。”

顾元白莞尔,与他缓步在灯影之中走动。

薛远一身玄袍,让他近年来越发沉下去的气势更加逼人。他陪在顾元白的身边时,就像是心情不虞的大老爷在陪着自己那人人觊觎的宝贝。

顾元白一想,不由笑得更深,他侧头看着薛远。这个世界无疑是眷顾薛远的,即便他的眉间已经有了深深皱眉带来的严厉皱褶,但他仍然俊朗,挺拔。时光给他带来的不止是年龄,还有沉积下来的风采。

浓茶散发香气,宝剑脱去剑鞘上的华光。本质悠长的滋味更盛,已经不需要其他的东西去做无用的青枝绿叶。

顾元白看了看天色,算了算时辰。

等他们二人走到桥上时,京城的四处忽而升起了数百盏孔明灯。这些灯光暖黄如星,霎时之间成了一条四散的星河。

桥下响起惊喜的欢呼和赞叹,人人抬着头去看漫天炫亮的孔明灯,繁星点点,人生百幕,这一幕从眼睛映入心底,打下一道道深入记忆的光。

薛远也在惊讶地抬头看着孔明灯,顾元白忽的咳了一声。薛远瞬息低下了头,着急朝他看去。

顾元白的唇角带着丝丝缕缕欢喜的笑,察觉他的视线后,才含笑回头道:“今夕何夕,见此良人。”1

薛远顿住,眼中只有了他。

顾元白抬手,温柔地在他眉心点了点,“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2

北风来得冷,雨雪下得大。承蒙你将如此多的情意放在我身上,我愿与你牵手一起走下去。

顾元白知晓薛远已经等这句话等很久了。

而他们也在一起十五年了。

时光缓慢,但骤然回头去看时,却发觉快极了,快到过去的那十五年的时光,与彼此的快乐回忆占了绝大部分。

若不是薛远一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