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压力(求支持,求月票) (第3/4页)
是月产一万台摩托车,
除去成本之后,一辆摩托车的净利润也有100多元。对半平分就是50元。
这还只是在产量只有一万辆的情况。要是扩大生产,推广到全国的话?
成本会更低,利润会更高。孙彭和李云龙都不敢相信,到时候一年的销售额会有多大,利润有多高。
摩托车的热销,令孙彭的面子上也很光彩,这毕竟是他担任书记主导的项目。
虽然150厂拿走了一半利润。但是嘉陵工厂仅此一项,每个月就可以收入500万,净利润就有25万。
这可是相当于全厂3千多工人一年的工资啊!
原先对摩托车项目还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再吃到这么大的蛋糕之后,顿时都鸦雀无声了。
嘉陵兵工厂的领导层们又开了一次研讨会后,决定将摩托车这一块儿做大做强。
孙彭在会上提出了车架、坐垫这还需要加强改善之后,厂长立刻做出了指示,让设计所的同志立刻加紧研究解决。
本来这一段儿时间以来,厂子里对于军转民这个问题都有些忧虑,唯恐被推向市场之后会无所适从,可是这次尝到了摩托车项目带来的甜头之后,都变得信心十足。
只要找准了方向,市场也不是那么难嘛!
通过加强生产,除了国家必要的子弹订单,其他工人全部投入摩托车生产中。
嘉陵兵工厂领导做出年底为工人们多发一个月工资作为年终奖的同时,还向养猪场定购了大量的生猪,提升大家的待遇。
现在嘉陵兵工厂开足了马力进行生产,一个月的出货量达到了2万台。
就这样依然还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扩大生产线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源动力公司会议室。
楚云飞问道:“就是说嘉陵工厂需要我们提高发动机供应量了?”
楚斌回答说:“嗯!他们说市场需求很大,2万台远远不够。希望我们能增加产量。”
“老李,你这边有没有问题?”
李云龙苦笑了一声说:“现在已经是三班倒了,就2条生产线,就算多召几个人最多也就是3万台。”
楚云飞看向自己的儿子。“对于这个问题,楚经理,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楚斌想了一下说,“只能分两步走,一方面继续想日本本田公司购买生产线,另外一方面就是自己研究生产线。不过,我们源动力公司的技术人员原来是负责飞机的。要说发动机还对口。要说研究制造生产线就有些吃力了。更何况,现在高级教练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生产,我个人意见是找其他公司合作,我们出技术,出资金。他们负责研究生产。”
“嗯。不错。阿斌,记住了。有时候,一家公司全部都会,不一定是好事。这说明杂而不专。既然我们公司是要研究发动机的,就一心搞发动机就是了。其他的可以让出,和其他公司合作!”
“是。老爸!”
“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
嘉陵兵工厂,厂长刘华拿着电话筒,说:
“就是说那个源动力公司一个月最多就是提供3万台发动机。他们现在正在向日本本田公司采购生产线,到时候一个月提供十万台发动机都不成问题是吧!”
采购主任就住在贵、阳招待所。他回答说:“是的。”
“好。我明白了。辛苦了!”
放下电话,刘华无奈地说:“那边也没有想到会销售会这样火爆。”
孙彭叹气说:“那就没有办法了。别说他们了,我们不也一样没有预想到会这样的情况吗?看来走摩托车这条路,我们是走对了。有了这条财路,工厂总算活过来了。不像以前那样半死不活,时刻担心国家会撤销这个厂。”
刘华很是惋惜地说:“哎,可惜赚到的钱要分给那个源动力公司一半利润。”
孙彭摇摇头说:“没办法,毕竟是人家出技术,提供发动机。我们也就是负责组装一下,能有这样的收入算不错了。其他兵工厂还极度羡慕的眼红呢!”
刘华犹豫了一下,说:“书记,你说我们要是能自己生产发动机的话,那利润不都是我们的了吗?”
孙彭听到,愣了一下说:“那发动机技术看是人家的核心资料。人家怎么可能给你?”
刘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不是。我的意思是。他源动力公司也是向日本公司买的。如果我们直接向日本公司买呢?日本人能卖给他们,也能卖给我们啊?我们要是买过来,不就是自己能生产制造了吗?”
孙彭将头摇的翻浪鼓一样。
“不好吧!人家找上我们,算对我们有恩。我们要是这样干,那岂不是背地小人了!不行!不行!”
“我的书记。现在上头不是说,要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来发展嘛。我们也算积极相应国家的号召了。现在缺口那么大,他们满足不了,难道还不准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啊。再说了,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