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挂帅出征 (第1/2页)
赵佶宣布杨浩和柴思若大婚的日子的那一天,赵桓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原本他以为自己可以放下一段感情的,可最终发现,自己做不到,从他爹那里继承来的文艺范儿在作祟,却忘记了天家无私情的道理。
第一次见到柴思若的时候,那一年柴思若刚满十四岁,崇义公柴皇城奉诏入京,只一眼,赵桓便是奉若天人,到不是没见过美女,汴京城里有名有姓的他都见过,但唯独就是对柴思若看上眼了。
只是作为太子,他更明白一件事,老赵家和柴家永远不可能成为儿女亲家,永远不能出现任何的感情瓜葛,那时起,一份感情就深埋在了心底,只在寝宫之内悄悄的挂上了一副自己亲手所画的画像,寥解相思之苦。
其实这种事吧,要是换了一些刚一点的皇族子弟,早特么下手了,柴家怎么了?只不过,赵桓啊,老赵家的血统啊,怂是第一位的,文艺范儿是不能扔的。
所以赵桓一直都看杨浩不顺眼,檀渊之战之后,赵桓听了陈东的劝说,想着拉拢杨浩,让其成为日后自己登基之时对抗蔡京遗留问题的重要棋子的,却被这一记消息打击的消沉了许多。
刘延庆的求援奏疏一到,赵桓计上心来:“父皇,此时只能出禁军以平乱,枢密使的边军轻易不可乱动,西夏狼子野心,若是知道边军调动,必然会有大动作,儿臣以为,镇北侯可为招讨使,平定江南之乱。”
他这一开口,就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事实上也是如此,边军轻易不可动,现在和辽朝西夏都是交恶时节,一旦边军有异动,若是出现什么后果,必然是得不偿失的,谁也不敢来背这个锅,到是镇北侯杨浩是个不二人选,出场无败绩,打的辽人都闻风丧胆的,他不去谁去?
难道还留着他继续在汴京城里祸害?反正白时中第一个举双手赞成,要是这杨浩被方腊搞死了那才是好事呢。
或者说,所有支持赵桓意思的都有这个心思的,而且赵桓自己也有这样的心思,杨浩死不足惜,他死了自然还有别人可用不是吗。
赵构到是欣喜的,得知自己能出兵,兴高采烈的来找杨浩,杨浩直接爆发了。
这大婚都提上日程了,很多事都开始准备了,你特么让我带兵打仗去?信不信老子现在就造反了?
看到暴怒的杨浩的样子,赵构的脸色也苍白了,有些扭捏的说道:“呃……我忘了啊,你要大婚了啊,我这就回去和父皇说。”
阻人娶媳妇,如杀人父母,这样的道理不懂吗?
这一下好心情都丧失殆尽,柴思若听潘金莲回来说了这件事,其实内心里也是有些苦楚的,却还要脸上挂着笑意来劝说杨浩。
“国之大事要紧,官家既然有命,自当遵从,不要有太多忧虑,那事……那事还不是迟早的,晚一点也没什么的。”
话是这么说,但是这件事就很晦气,定好的日子不是大吉大利吗?这要是出征了,良辰吉日呢?还要重选?这算什么事啊。
说真的,杨浩是真有心撂挑子不干了,要不是杨戬亲自开口,他还真能干的出来,老太监看的长远,这事不能光看自己,也要看柴家人的脸面,柴家是不敢得罪官家的,这事最好不要等官家下旨,亲自入宫请命出征是最好的。
杨浩虽最烦这样的事的,就算是上一辈子也是最不喜欢进入体制内工作,屁大个事都能给你上升到政治层面上,尤其是那一帮子人,正事不干一点,还总是摆出一副官僚脸给你看,令人作呕。
入宫,请命。
赵佶唏嘘的看着杨浩:“爱卿啊,朕也是没有办法,你是最好的人选,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将这江南平定下来,百姓不能再受苦了啊,你说,需要什么,朕都依你。”
对这话,杨浩很是鄙夷,你文艺皇帝什么时候关心过老百姓死活了?说这话你不违心?
只是心里如此想,脸上却不敢露出任何的不满:“官家但请放心,臣定当全力以赴,不再让江南百姓遭受这战乱之苦。”
四月廿,朝堂正式出文,以康王赵构为江南招讨使,镇北侯杨浩为先锋,拨禁军五万,征讨反贼方腊。
禁军五万,说的好听,这里面有皇城司亲军两万,其他的由侍卫司拨三万大军,林冲身在要位,倒是有朱仝领兵,都是自己人,用起来也方便。
杨浩特意将登天营全部带了出来,经过这一段时间内不断的演练和补充,现在的登天营足有一千具登天球,全部升空,铺天盖地的,十分的壮观,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当然,虎贲军也被带了出来,张清的虎贲军现在从三千人变成了两千五百人,那五百人的空额是淘汰了的,同时还从神机营带出了最新式的火铳,在鲁老三和凌振不断的研发下,现在火铳的有效攻击距离达到了一百五十步,杀伤力也更强了,这一次带出来就是个试验,方腊的起义军就当是实验品吧。
四月廿三清晨,柴思若亲自送杨浩出城到十里长亭之处。
<aonclick>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