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2章 云计算数据中心 (第1/2页)

加入书签

云计算数据中心

云计算数据中心

A轮过后,紫微星这台机器就开足了马力,高速运转起来。

光是周不器亲自要过问的大事,就有5件之多,分别是总部园区相关的房产计划、社交软件、今日头条、云计算和赴美考察团。

张一明因为要关注社交软件和今日头条两个项目,近期肯定是没法赴美考察了。

考察团由王星和王建博士带队。

王建博士已经从微软离职了,在紫微星拿到了M6的职位,是云计算业务的负责人。这次赴美,他主要是办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A计划,担任技术负责人,去美国面试那些王星看好的技术人才,带回国内。

第二件事,就是X计划。

他要做云计算,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这就有点慢了。

亚马逊几年前就开始搞了,谷歌、微软、IBM也在去年纷纷对外宣布,要做自己的云计算平台。与云计算相关的创业小公司,也涌现了一批。

“A计划”是赴美挖人,“X计划”是赴美挖技术。

云计算这么重要的业务,去大公司寻求技术合作,几乎不可能。只能去小公司碰碰机会。

国内在云计算方面的技术还是一片空白,可以说,这次赴美之行,不管从小公司身上捞到了什么好处,哪怕是最浅显的技术框架,也是有帮助的。

这个考察团有9个人。

顺利的话,至少能从硅谷带回来几十个优秀人才,以及几十万行的代码。

周不器亲自去了机场,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意见。

要关注“基础设施即服务”(LaaS)这个方向,要像亚马逊学习。

千万别想一口吃个胖子,看谷歌技术好名气大就去学谷歌的模式,你学不来!在技术的采购方面,还是要以亚马逊云的方向为标准!

这教训可太大了。

前世的王建博士,搞阿里云的时候一上手就选错了方向,跟谷歌学习搞“平台即服务”(PaaS),吃尽了苦头,手下的精兵强将都纷纷出走。一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心理学专业出身的专家啥啥不懂,是个骗子!

要不是马老板孤注一掷地信任他,阿里云说不定早早就流产了。

可后来阿里云即便做出来了,也有点耽误了。没能第一时间抢占赛道,全世界的云计算业务几乎都被亚马逊云给拿走了。阿里云只抢占了国内的赛道。

周不器对海外业务也有野心。

王建则给出了不同的见解,把云计算这个概念阐述了一遍。

什么是云计算?

就是当数据量太大的时候,本地的处理器的算力就不够了。处理完一组数据,可能要1个小时,这会太影响效率。

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云服务,把数据跟云端的更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连通,通过云端的强大算力,帮忙处理。

可能1秒钟都不到,一组数据就处理完成了。

亚马逊云的模式其实是云端的虚拟服务器,是云而不是计算,谷歌的方向才是计算。

周不器道:“所以说,云计算其实是两部分,一部分是云,一部分是计算。首先要有云,然后才能计算。”

王建道:“云的部署不难,难的是计算。重点是计算。花了几十亿把云做起来了,却没有计算服务,不是浪费了一大笔钱?空耗资源。有了计算再做云,可以减少成本。”

周不器摇了摇头,“要想斥资建设起云数据中心,单期工程就得一年时间。一年以后,说不定大数据处理技术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别忘了,百度正在做一个大数据工程。如果他们有了结果,我可以厚着脸皮求上门。”

这话果然让王建有所心动,毕竟百度大数据项目的核心成员,有一部分是他曾经在微软研究院的同事,在大数据研究方面有很深的功力,比他还强。

前世,百度的大数据项目就做成功了,只不过性能不如开源产品Hadoop,再加上内部的权力斗争过于激烈,李彦红只能忍痛废弃了自研产品,选择了Hadoop。

阿里云开始走错路,做的就是大数据的方向。王建带队把Hadoop研究了一遍,半抄半改,搞了一年多都没搞成。后来没办法了,也只能接受Hadoop了。

这可比百度晚了两年。

两年时间,IT技术足以突飞猛进的发展了。两年后的阿里云连百度两年前的技术成果都做不出来。

可见王建博士在大数据方面,造诣并不深。

“真能和百度联系上?”

“我试试。”

“试试?”

王建抽了抽嘴角,这么重要的大事,就用这么敷衍的态度?

周不器笑道:“此消彼长啊,紫微星越来越好,百度……就未必了,不想着在搜索核心业务上跟微点拼命,却跑去做电商了。”

王建一脸狐疑,不认为这是个理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