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八一章 又一年 (第1/4页)

加入书签

又一年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结婚之后,除了在这样一个娱乐匮乏的年代,晚上有点事干之外,旁的也没什么不同。

陈静娘家那边,不用他操心,人家活旳挺好,基本上不怎么麻烦他。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陈静的爹被他研究研究给去了‘副’,升一级成了处长,或许这也是陈静的家人支持跟他搞对象的因素之一。

时间就这么在他每天坐诊治病带徒弟中过去。

七四年的春节,老周家在外的人没有回来,还是老长的书信互相传递着多年不见的思念。在七四年十月,陈静诞下一子,最高兴的是李素华,在做月子的时候,搬到了市一院的家属楼忙里忙外的照顾。

至于孩子的名字,王言懒的起,索性直接一封信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周志刚。很快收到了回信,言说没文化,应该是他这个有文化的爹,或者是陈静娘家那边当官的爹给取名,但还是在信中写了‘建业’这么一个名。

王言可以想见,这是上一次周秉昆让亲爹取名的时候,周志刚左思右想,想出来的一系列其他老周家下一辈的名字之一,早都准备好了。

‘王建业’也挺好,有时代特色,亦有对下一代的美好期许,还有人民群众对建设祖国的一片赤诚热情。

也是这一年的年底,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治疗,反复更换治疗方案,王言总算是治好了郑光明的眼睛,成功复明。这孩子因为这两年总是与中药为伍,想要跟他学习中医,所以也就带在了身边。不过郑光明不认字,前期学习还是挺费劲的,好在这孩子认学,整天的抱着书拿着辞海对着学,还不错。

七五年的春节,还是没有人回来,依然是寄送着老长的家书。

在这年四月,周志刚休了年假,回来呆了五天,这是自六九年离家以后第一次回来。郑娟又大了肚子,还有几个月就要生产。有关之前的事,周志刚回来一个字都没说,看着已经能说话的大孙子,还有王言的孩子稀罕的不行。在周志刚拿了老大一堆东西去往山城之后,李素华跟王言念叨,说老东西最在乎家风、门风,还是有些不得劲,但这一次见了孩子,见了大肚子的郑娟,才算是过去了。

六月,周秉义来信说郝冬梅的爹妈平反,本来也要休假回家的,但是因为这个原因,转道去了南方看望刚平反的老丈人跟老丈母娘,说是过年回来。李素华有些难过,毕竟五年多没见到了,不过一想到再有半年就能见到人了,也是失落中带着高兴的,有盼头就是好的。

七月的时候,郑娟生了一个男孩,周志刚取名建邦。在医院接生,知道是男孩的时候,周秉昆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是周秉昆跟郑娟两人惦记着呢,要生一个老周家的孩子。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中,周秉昆的那一帮朋友,也都陆陆续续的结婚。本来不用考虑太多的他们,现在也一个个的有了孩子,每年初三聚会都是牢骚一堆,感慨生活不易。这都是周秉昆跟王言念叨的,想要得到好哥哥的指点迷津,汲取一些人生感悟。

至于王言自己,现在是东北第一神医,不是他自封的,是靠着三年以来,无数治好的疑难杂症患者的口口相传,公认的医术高超。

但是尽管他有这样的实力,在主流上也不是很被认可。因为他的爷爷就是野路子,没有传承,他自己是野路子再传,纯靠自身天才。厉害的医生,都是年纪大的,这是因为不管中西医,都是在一定学识基础上的经验累积。现在他这么年轻,成绩那么好,不是显的其他的那些老头子很废?

现在的情况是,一到中西之争的时候,他的战绩就被拿出去驳斥西医,证明西医不能治的,中医能治。在辩无可辩的时候,草草收场。然后除了个别的一些大拿外,别人根本都不吊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是一众手下徒子徒孙无数的山头大哥呢。

但王言不在乎那些,他从始至终都没离开过吉春,一直在市一院看病带徒弟。当然也在跟京城以及其他几个地方的大拿互相通信,交流一下治病经验、行医理念,以及未来中医发展等等。

转眼,时间到了七六年。这世界上,只有王言知道,这是重要的一年。一月,七月,九月,三位重要领导人相继逝世,唐市大地震,持续十年之久的运动结束。

当然他知道这些事也没什么办法,大领导的病,没有他上手的机会。当然即使上手了,因为一些不可抗力,他也不敢瞎动。这是注定的,他没有办法。而死亡、重伤、轻伤,影响百万人口的唐市大地震,也不是他说了就可以避免的。他能做的,也就是在震后,带队前去治疗抢救,尽己所能罢了……

腊月二十九,老周家满是欢声笑语,周志刚、周秉义和郝冬梅全都回家过年。

外屋,郑娟归拢着兜子中的行李以及大老远带回来的年货:“我收拾就行,你去进屋跟爸说说话。”

“又不差那一会儿。”周秉昆摆弄着东西说道:“大哥跟爸是前后脚回来的,早都饿坏了。你就别跟这忙活了,这都中午了,赶紧的烧火做饭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