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四十一章 自动装填 (第1/2页)

加入书签

此时的嘲风机腹的位置被打开了,几名研究人员正围绕着弹舱内的自动装填装置在说着些什么。

显然,刚才声势浩大的升级过程,对于这些人而言是完全不存在的。

陈新没有刻意去询问什么,只是走到了飞机边上,这些研究人员便停下了讨论,纷纷向陈新打着招呼。

不待陈新询问,其中一名研究人员主动向陈新说道:“院士,我们刚才在讨论这套自动装弹系统,这是您设计的,您觉得它能够应用到其他飞机上吗?”

“应用到其他飞机?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陈新看向了问话的研究人员,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向他反问道。

面对陈新的反问,这名研究人员很直接的回答道:“要是都能应用这套装置,那我国的战斗机不就都可以携带两倍的载弹量了吗?这样一来在空战中就能够获得更多的优势了!”

说着,这名研究人员的眼神中流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然而陈新对他泼起了冷水:“整套装填系统的重量就不说了,在满弹的情况下它要占据一架战斗机绝大部分的空间。嘲风是因为不需要油箱的特性才能够在机腹内多出一个能够容纳它的弹仓来。

换到其他战斗机,它们本身的结构就已经非常紧凑,要进行作战还需要外挂油箱,机腹内根本没有容纳这套系统的空间。

就算强行装上去,也只不过是增加起飞重量,导致飞行速度变慢,在实战中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陈新的话明显让这名研究人员的神色暗淡下去,他也知道事情确实如陈新所言。

如果能够多带一些弹药,以前的飞机设计师们是不可能漏过这些东西的,即便不能做成自动装弹,也会在机身上多做几个挂载点。

但这名研究人员还是有些不甘心,毕竟如果能够提升飞机的载弹量的话,确实可以有效提升火力。

只是并非每一架战斗机都像嘲风这样,能够省去油箱只装一个反应堆就行了的。

就算其他战机也被改造成核能电推,机身的结构、布局等等诸多因素还是在制约着它们,无法将自动装填设备塞进机身里的。

研究人员并非是不懂这些,只是面对眼前的自动装弹装置,多多少少还是会生出一些畅想来。

可惜这份畅想注定是要落空的,而且陈新似乎觉得这还不够,特意说道:“而且这套自动装弹系统我并不满意,当时只是想着机舱里还有空间,随便赛点什么进去才做了这么套系统。

在实际测试中飞行员也觉得这套系统并不好用,所以我是要打算重做这套系统,或者说把整个导弹发射部分重做的。”

“重做?那院士您打算怎么做呢?”另外一名研究人员听到陈新这么说,顿时好奇的问道。

对此,陈新摸了摸下巴说道:“都见过火箭发射巢吧?你们说做个类似的导弹发射舱怎么样?”

“呃……这个……”几名研究人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火箭发射巢和导弹发射舱虽然从某些意义上来说确实很像,结构、原理也相差不大,但说到底还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而且用发射巢来发射的火箭体积一般都比较小巧,所以才能塞入一个发射巢里。

但导弹即便再小,体积也摆在那里,想要塞进一个类似的发射舱里不是不可以,只是体积会很大。

看着几名研究人员的神态,陈新当然能够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

以常规而论,能够装得下导弹发射舱这种东西的也只有军舰了,因为路基导弹通常都是一枚导弹一辆发射车,反正陆地上有足够的空间也铺展得开,不至于需要把好几发导弹都装在一起。

也就只有军舰或者飞机上有这种需求了。

但军舰够大,自然能够装得下足够的导弹,飞机不够大,就算导弹也不大,但还是携带不了那么多。

嘲风虽然是个特例,但就算陈新改进机腹内的载弹结构,也只不过是能够多装几枚导弹而已,而且还不好发射。

就在众人为难的时候,一旁一名地勤技师忽然开口问道:“说起来这个结构确实不太合理,或许可以将挂架做成传统炸弹挂架的样式,然后像弹匣一样,一发一发的进行发射?”

这名地勤技师说完,却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

这让这名地勤技师有些尴尬,以为自己说的有什么不对。

然而陈新却并没有追究,只是继续摸着下巴,来到机腹底下,抬头看着头顶上的自动装弹机构和两边打开的导弹挂架,想了想之后说道:“这个提议倒也不错,如果将弹舱改成弹匣式的挂架,将两侧的挂架换成发射口,打一发装填一发的话,确实比现在这种结构来说要能多带一些弹药。”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就只能携带一种弹药了吧?这样对作战的灵活性有影响啊!”一旁的一名研究人员顺着陈新的思路想了一下,觉得这还有问题需要解决。

“这个好解决,在背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