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把奖金直接打到我卡上! (第1/3页)

加入书签

一周时间过去了。

爱德华确实是个知识丰富的长者,赵奕从爱德华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对于量子物理、弦理论以及一些微观的学说,都知道了不少东西。

爱德华的收获也很大。

他的直接收获就是对于三维震颤波形图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还和赵一起讨论、计算了弦理论的一些附带领域的内容。

针对一项只存在于理论中的研究来说,一个星期时间实在太短暂了。

爱德华感觉有些意犹未尽,最后一天临走的时候,再次邀请赵奕去普林斯顿大学,“你能在普林斯顿大学读本科,快速拿到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同时,大学会给你提供正教授职位。”

“普林斯顿大学是数学的天堂,你会喜欢那里的。”

赵奕拒绝的很直接,“很抱歉,我很喜欢现在的环境,暂时并没有出国的打算。”

“真是可惜了。”

爱德华真是有些依依不舍,在研究领域,他像是找到了知己,波形图已经很厉害了,一个星期的交流中,他发现赵奕的理解能力非常出色,而且对于物理、数学的认知,也总是给他一种新奇的感觉。

甚至说……

对方在刚了解一个内容的时候,就能指出他所列出内容存在的问题。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难道这就是天才吗?”爱德华感叹不已,他有些明白为什么赵奕能有那么多成果了。

爱德华还是有其他收获的,他和赵奕达成了共同研究的协议,一起解决多维空间的边界问题,完善弦理论多维空间理论的列式。

赵奕也同意了。

他知道要研究的是什么内容,只是负责数学的计算思考,只要爱德华那边有新的思路,他并不需要做多少工作。

这就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合作。

多维空间的边界问题,就是对多维空间边界进行描述,完善公式进行说明。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一个球面可以用公式来说明,知道半径就能得出面积。

如果球面存在凹凸点,也可以加进去其他列式。

通过球面的列式就能知道球面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多维空间的边界描述也类似,区别在于多维空间的边界不是具体的形状、面积,而是一种符合理论逻辑的构造,具体是什么逻辑、什么构造,就要去发挥想象力了,但最基本的必须要符合现有的基础理论。

比如,谁也不能凭空说气体中存在一个铁球。

这就是不符合基础理论逻辑。

如果说空气中存在一种未发现、肉眼看不到,也暂时无法检测的细小颗粒,就是符合基础理论逻辑的想象。

当然了。

想要理解还是很困难,主要现实中并没有发现多维空间,对于空间边际的描述,还是只能以‘存在’为前提进行想象--

为什么多维空间看不到或还没有被发现?

它究竟可能影响到什么?

它存在的基础支撑是什么?

等等。

一直等爱德华师徒离开,赵奕还是感觉很玄幻,他竟然被说服去研究一个,只能存在于脑海中想象的理论,而且这个理论,几乎不可能被证实,也就不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带来什么帮助。

“好吧!”

“就当是消磨时间……”

赵奕和爱德华签订了合作研究的协议,也一起想双方的大学,申请了研究多维空间边际的项目。

虽然赵奕不看好凭空想象的理论研究,但其实项目名字说出去还是很高大上的,至少国内的来说,极少有类似的研究。

国内对于物理的理论研究,重视程度也不够。

一般的物理学家申请类似的项目根本批不下来,但赵奕就不一样了,他确实是个数学教授,却刚刚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他是负责数学方面的内容,合作对象还是鼎鼎大名的爱德华-威滕,项目迅速被审批下来,他还拿到了二十万人民币的经费。

这点经费……聊胜于无吧。

等爱德华离开以后,赵奕就开始思考起了主线任务,主线任务是要求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难度肯定是非常高的。

之前他只完成过用计算机方法验证新的粒子,也就是希格斯粒子,但就算到了现在还是没有确定,新粒子就是希格斯粒子。

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对撞机那边的实验强度不够。

哪怕确定了新的粒子,也知道很可能是希格斯粒子,但因为实验强度不够,数据实在是太少,根本无法依靠简单的数据,去测试新粒子的特性,也就无法确定新粒子到底是什么。

物理学是一个严谨的科目,只要没有百分百确定,就不可能会对外宣布。

如果新粒子就是希格斯粒子,它的发现也仅仅是准诺贝尔级的成果,但或许能够拿到一个计算机类的奖项,想要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是要差一点儿。

这个发现能带来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