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听我的,试试不吃亏! (第2/3页)
制造过程,给单晶镍方向做个参考。”
“照这样下去,航空材料研发组都可有可无,307连一点自己的技术都没有,也快变成纯粹的工厂了。”
“唉~”
何桂林再次叹了口气,还是在文件上签上了名字。
……
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国内最开始研究单晶镍合金的是首都航空材料研究院,而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凭借强大的人才储备以及科研能力,后来居上研发出了dd5,又在不断的进行改进,来加强合金的性能。
这个研究的主导人就是彭恩贵院士,他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合金材料专家,主导研发过十几项追上世界水平的合金材料。
在涡轮叶片的材料上,彭恩贵无疑非常有发言权,行业内的消息也逃不过他的耳朵。
很快。
彭恩贵以及他带领的研发小组,就知道了国内出现第三个涡轮叶片材料的研发项目,还知道是赵奕和张洪涛联手做的申请。
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最多在研发速度上有竞争,但他还听说赵奕的申请报告上,写的是‘镍铁合金’方向,就变得很有意思了。
两个研发方向,自然就不是竞争对手了。
彭恩贵进了实验室和研究组几个人,说起这件事都有些好笑,“赵奕,研究合金材料?他是从理论转应用了?就算是转应用,也应该是应用数学啊,搞什么合金材料研究。”
他说着都直摇头,教导式的说道,“咱们这一行啊,最重要的是什么?经验!”
“经验是最重要的!”
“像是数学啊、物理啊,都是理论为基础,理论支持下,才能发展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合金材料不一样,你谈理论,能推到出合金的制造方法吗?不能!”
“这个研究,就是个不断试错、不断改进的过程,学问都是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所以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几个研究员也跟着点头,“彭院士说的对啊!有道理!”
“咱们这个研究就是不断试错,也许那个步骤,增加了温度、增加了时间,也就成了!”
“彭院士是经验之谈啊!”
彭恩贵被吹捧了几句,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就继续道,“赵奕,咱们不说,天才啊,张洪涛是有些本事的,他运气是真不错,年纪轻轻,就能仿造出卫星外皮,据说研究航母甲板也有成果。”
“双航的合金实验室也是有水平的,王志芳院士的能力水平是值得肯定的,据说他也加入了研发组。”
“不过……”
他说着话音一个转折,“他们选错了方向。镍铁合金?没有前景啊!好多年都没有进步,不可能他们一做,就出成果了。”
“你们说对不对?”
……
一周后。
赵奕、张洪涛、王志芳以及沈丙河四人,一起来到了307钢厂参观,到机场的时候,就被钢厂的人员招待,等进了厂以后,就见到了何桂林。
何桂林是航空研发组组长,相关的‘专家团’参观,肯定是要他来招待。
前年也有科学院的专家团来参观,何桂林就做过一次招待,这次来的人更少,他对工作倒是轻车驾熟,只是没想到专家团里还有赵奕。
“赵奕、赵院士?”
何桂林惊讶的张大了嘴,才想起自己没有仔细看来人名单,直接就签名等着了。
但是见到赵奕也只是感到意外,他还是正常的履行‘导游’职责,给他们讲解着涡轮叶片材料镍铁合金的制造过程,带着参观工作中的大型车间,还有高温熔炉、凝塑室等设备,也找机会打听一下,‘专家组’对涡轮叶片的研发问题。
这倒是没什么可保密了。
“我们就是做改进镍铁合金的研究,而且才刚刚开始,才到这里参观一下。”王志芳直接说了出来。
何桂林惊讶的反问道,“不是单晶镍?”
王志芳带着郁闷看了眼赵奕,有气无力的说道,“单晶镍不是有其他机构在做吗?”
他是用这个理由说服的自己,才决定加入到研发项目中。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对涡轮叶片的研究非常感兴趣,就算不能出什么成果,机会也是不容错过的。
何桂林注意到了王志芳的眼神,知道‘专家组’是赵奕主导,心里也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赵奕的名气太大,影响力太大,别说是合金材料的专家组,就算到了哲学研究的小组,估计也成为核心人物,跨领域对赵奕来说,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他意外的是,赵奕决定研究‘改进镍铁合金’,而不是单晶镍方向。
“这有点外行了吧?”
“改进镍铁合金?如果能改进的话,我们不是早就有成果了!”
何桂林有些搞不懂。
参观工作过程了持续两天。
其中真正的参观只有四到五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等待制造过程,比如,有个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