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跟着赵院士,稳赚不赔! (第2/3页)
说,可不要说出去。”周浩仁左右看看小声道,“其实赵院士决定注资,我个人觉得吧,只是为了做投资赚钱,所以啊,我才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
“我们集团二级市场的情况,你们都知道。”他说着不断的摇头。
两个部门负责人也一起摇头。
这不是他们不看好自己的公司,而是真正拼市场技术不人。
红风工业是国有大型制造集团,制造供给基建、军方装备体系,有很一大部分产业是国家所有,真正归属上市公司的,就是很小的一部分,分属上市公司的市值也只有两百亿左右。
这很小的一部分,共用的是集团的技术,但他们的主核心是制造业,需要拿出技术和市场竞争,若是军用领域来说,竞争力放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实力,但民用、出口部分需要的是高端制造,否则还不如国内好多小公司,而国内的高端领域行业,和国外存在不小的差距,竞争是处在绝对下风的。
红风工业的股价一直都很平缓,上市十几年来也没有增长,甚至对比上市时的市值,还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
这就是目前的情况。
集团公司的管理层也希望上市公司部分能做好,能制造出更多的利润、给股东更多的分红,但高端制造技术实力有限,想要发展只能一步步的走,慢慢的增加研发投入,提升集团公司的技术实力。
这个过程是非常慢的,几年、十几年积累的成果,慢慢让公司占据更多的市场。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红风工业的上市公司部分,确实没什么投资价值,就连公司内部管理层都这样认为。
这不是管理的问题,纯粹就是起步晚、技术积累赶不上。
周浩仁和其他人说了一会儿,还总结了一句,“所以说,赵院士也不是事事都厉害,他也有不擅长的地方。”
“看他搞研发,真是这个!”他用力竖起大拇指,“搞投资……”
他以摇头来表示内心的观点。
旁边有个人跟着道,“这才正常啊,没有人是全能的,哪有可能事事都精通。不过投资咱们集团,最少不会出现大的亏损。”
“……也对!”
周浩仁认可的点头。
很快。
在交易日的前一天,红风工业向证券管理部门申请发布两条新的信息,管理部门批准通过后,信息就正式公布出来。
第一条是红风工业和燕华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合作,共同攻关工业主轴制造的技术难题。
第二条是星亿科技公司为红风工业注资一亿元流动资金,红风工业向星亿科技公司增发配给10,500,000股,折合每股约元,占据公司总股本约%。
两条公告正式发布以后,最初没引起任何舆论波动。
机械系统与振动实验室只是普通的省重点实验室,可以说没有任何名气可言,机械的实验室和红风工业合作研发,专业上也对口。
国内有几千家上市公司,红风工业只是很普通的一个军工股,总市值也只有两百多亿元,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有外来公司注资一亿,以比市值低一点的价格,收购一部分股份也很正常。
但是,很快消息就扩散了。
一则是有人认出了‘星亿科技’,网络搜索一下就发现,星亿科技的法人代表就是赵奕本人,赵奕也占据了九成九以上的股份。
星亿科技给红风工业注资,可以说就是赵奕本人花了一亿元购买红风工业的股份。
这点就足够了。
消息马上被传了出去,也引起了巨大的舆论热议,“赵大神果然是有钱啊!一个人就直接给红风工业注资一个亿!”
“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是一个亿!”
“不要仇富!不要仇富!赵院士的钱可都是搞科研赚到的,还有一些专利的分成,我听说赵院士在国外也有信息技术相关专利,能赚到不少钱。”
“钱的来源肯定没问题,可关键是……为什么赵院士要买红风工业的股票!”
“为什么!”
“难道是一笔投资?”
“赵大神可是投资大鳄,上一次出售还是赞助宇图机器人,现在据说实现了几百倍的收益,这次是红风工业……”
明星效应有了!
事实上,证券市场对‘明星效应’反响平淡,有时候甚至有负面效果,比如某某明星被爆料购买某公司的股票,市场的反应也许是好多散户就直接抛售了,因为明星给人的印象,多数都是‘完全不懂得投资’、‘赔多赚少’。
赵奕就不一样了。
赵奕是科研界的明星,公众知道的唯一一笔投资,就是赞助宇图机器人团队,结果有了几百倍的收益,而在不知不觉之间,他就攒下了以亿为单位的家底,在普通人来看,他肯定是个很有眼光的人,否则钱是怎么攒出来的?
单单靠科研奖金和专利分成?
不太可能吧!
哪怕只是靠科研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