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11章 战后 (第1/3页)

加入书签

政和二年八月中旬,大周与辽国罢战言和,签署了盟约,辽国退出长城以北,周军所占之地悉数都归于大周所有,两国重新划定疆域,约定皆为兄弟之国,互不侵犯!

此时的卫允早已经带着数十万大军重新回了西北,坐镇与兴州城中,主持新政的推行。

而原本驻扎在庆州的黑甲军,如今也驻扎在兴州城外,如今盐州等地已然成了大周腹地,自然不再需要大量的边军镇守,郑老将军便领军之河套平原一带,重新布置起了防务。

可如今西北军面对的不再是西夏,而是远比西夏强盛无数倍的辽国,如今国土骤然增加了这么多,相应的守卫边疆的军队数量和力度都得增加。

可现如今朝廷里头并没有这么多闲置的官员可以派来西北任职,而且黄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燕云十六州在内的广大地区,同样需要朝廷派人前去接受治理。

都说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却难,这胜仗打完了,土地也拿到手了,可到了治理的时候,朝廷那边却掉了链子,人手跟不上了。

北地那边卫没兴趣了解,不过西北地区却在卫允的管辖之下,被治理的井井有条,卫允深知大周冗官冗费之沉疴,于是便对地方的政府进行改组,将三权分立在地方进行的更加彻底。

知府知州还有知县作为地方最高的长官,负责统辖境内的一应官员调度,统领除却兵事之外的所有事物。

各府、各州县内权力三分,政、法、刑三司分立,互不牵制,互不统属,州府的同知,县级的县丞负责处理境内的一应政事,其下又增设民事、商务两处,将原先负责这些方面的有司衙门和一应皂吏官员悉数归入这二者之中。

通判和判官则负责对案件的审理、依法进行量刑定罪等等,就等同于后世的法院,于州府之中设置按察使司分处,由通判和判官坐镇,而县乃至乡镇之中,则由原先的典吏为领头,将所有的捕头捕快差役悉数分离出去,组建出了一个类似于后世公安系统的衙门,隶属于按察使司。

总之就是卫允尝试性的把这些刚从西夏手中夺来的底盘参照着后世的制度给他们来了个改革,防止权力过于集中的同时,也是为了起到相互监督制约的作用。

同时为了防止地方的官员相互勾结串联,各地除了这些基本的衙门官员之外,还纷纷建立起了锦衣卫的卫所。

府和直辖州之中设置千户所,普通州和县则设置百户所,一则是为了维持地方平稳,二则是为了监督地方的官员们对新政的施行!

十月上旬,就在卫允刚刚把那几个自立的小势力收拾之后,朝廷来了旨意。

第一个就是把原本的西夏领土重新划分为一路,取境内甘州和肃州之名各一,称为甘肃路,治城为兴州,同时让卫允兼任甘肃布政使,郑老将军则为甘肃都指挥使,总领甘肃境内的兵权,负责甘肃防务,而按察使司的最高长官则是原盐都转运使齐国公担任。

同时宣卫允和黑甲军一应功臣入京接受封赏,这封圣旨。

而且齐国公已经随着圣旨一块儿到了兴州!

而黄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燕云十六州在内的所有州府,更名为河北路!治城为现如今的北平城!

张千钧也因此受封为河北路的都指挥使,统辖河北境内的兵权,负责镇守长城一带,至于张千重,朝廷暂时还没有做出封赏。

而且对卫允和张千均的封赏绝不止这一点!

不过对于齐国公出任甘肃按察使一职卫允倒是有些诧异,这家伙在数年前的那次盐务能够幸免于难,还多亏了曹太后出手遮掩,帮他去除了一些首尾,这才使得齐国公府能够在桓王彻查盐务的事情里头脱身,最后只是收到了永安帝的一番斥责。

否则的话,就凭着齐国公这家伙在盐都转运使的位置上一做那么多年,屁股底下哪里能够干净的了!

如今曹太后当权,这家伙竟然又被启用了,如今虽然被外放了,可怎么也是一路的按察使,正三品的大员,手握大权,官阶虽然不如卫允的布政使,可在地位置上却丝毫不差。

而且卫允和这位齐国公之间的关系可不咋的,曹太后这一手倒是玩的漂亮,先是把军权给了郑老将军,然后又把让和卫允不对付的齐国公提拔做了提刑按察使,不就是怕卫允坐大,找人牵制嘛!

“齐大人,好久不见呐!”如今齐国公可谓是意气风发啊!太后掌权,齐国公府这个最坚定的后党势必要平步青云了!

“卫大人,确实很久没见了,卫大人的风采倒是更甚往昔,这威势也日渐深厚了啊!”齐国公挂着笑脸,盈盈说道。

卫允道:“哪儿比得了齐大人,闲赋在家这么多年,不曾想一朝起复,边做到了按察使的位置,听说小齐大人深受太后倚重,如今已然被调去了鸿胪寺,做了鸿胪寺的少卿?此番与辽国和谈便是小齐大人一力促成的?”

“哈哈哈!小儿年纪尚轻,经验不足,尚需磨砺,此等小事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虽然话说的谦虚,可脸上的笑容却越发的灿烂了,相较于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