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道士下山 (第1/2页)
铁索延伸,不知去往何处,而张灵恒的身影在这条铁索之上如履平地,很快消失在了浓郁的云雾之中。
周元觉双眼一眯,伸出脚,轻轻踏上了铁索。
铁索大概有半个脚掌宽,表面平整,没有突兀的凹陷和凸起,并且缠绕得十分牢固,周元觉微微用力,也不见铁索有任何的摇晃。
下一刻,他整个人就站在了铁索之上,顺着铁索缓缓向前行进。
对于拳法大成的他来说,他的身体协调性和稳定性已经到了极强的程度,即使是走更细的钢丝都不成问题,更不用说是足足有半个脚掌宽的铁索。
不过在这种环境下走铁索,和平地走钢丝又有极大的不同。
他的身影逐渐被浓雾淹没,周围可见度不足一米,他甚至无法看清脚下铁索的模样,只能凭感觉缓缓前进。
两旁是万丈悬崖,任何一点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让人失去平衡跌入谷底。
周围白茫茫一片,看不到前路究竟还有多远,也看不到足下铁索的状况。
呼!!
高空之中,正好处于风口,一阵冷风吹过,雾气翻涌,可见度瞬间几乎降为零。
他的身体在风中不可抑制的出现了摇晃。
在这种孤立无援,生死一线的状态下,人类的本能不可抑制的发挥着作用。
恐惧。
肌肉不自觉的颤栗,心脏不自觉的加速跳动,体内激素水平快速升高,大脑一片空白,影响着正常的理智判断。
很多时候,一件简单的事情,往往会因为人类的各种情绪而导致失败。
但对于周元觉来说,他的心境,早就到了生死置之度外的程度。
大雾迷住了他的视线,他就干脆将眼睛闭上,寒风吹拂着他的身体,他就微微弓起身体,压低自身的重心,无论什么困难,都不能让他前进的信念动摇半分。
不断向前走,铁索也逐渐到了尽头。
嗒!
周元觉一步跨出,前方已经不是铁索,而是一片坚实的土地。
他睁开了双眼,看到的是一片洞穴。
洞穴之中并不显得暗淡,反而有一道光亮从顶部投下,让洞穴中的一切清晰可见。
天然的石笋从洞穴顶部垂落,在阳光的滋养下,洞穴中长满了各种植被,环境显得有些潮湿,但空气却十分清新。
张灵恒站在洞口,静静的注视着闭目而来的周元觉,开口说道:“你不怕死吗?”
“怕,也不怕。”
“怕是因为人类具有求生的本能,就算是我,也仍未能将这些本能完全掌控,。”
“不怕,是因为我之所欲,有甚于生者,为我之所求,死亡亦可抛之脑后。”
周元觉淡淡的说道。
“你认为,武是什么?”
张灵恒沉声问道。
“曾经,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武道是战胜对手的工具,武道的真谛就是要在格斗之中击败对手,但我很快意识到,那是错误的。”
“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科技的发展,让人类自身的力量,似乎成为了笑柄,击败对手最有利的手段,应该是枪炮和科技,即使数十年如一日,练到我们这样的境界,依旧挡不住几十分钟之内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几十把热武器。”
“武道的真正意义,在于超越自身,战胜自我,实现自我的升华。”
“人体有限,人心无限。”
周元觉说道。
“好一个人体有限,人心无限!可惜,当初我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太迟了,你愿意听听我的故事么?”
张灵恒笑着说道。
“愿闻其详。”
周元觉点头说道。
“我生长在乱世,那个时候,国家积弱,外强横行,民不聊生,很小,我的父母就在逃荒中死去,是一个道观的道士收留了我,将我抚养长大,同时收留的,还有不少和我类似的可怜孩子。我们隐居深山,读道经,学武艺,耕田地,与世隔绝,那是我此生最怀念的时候。”
“说到练武,我是我们那一伙人中最刻苦,也最痴迷武道的人,就连观中的师父,都说我根骨奇佳,悟性卓绝。只用了不到九年时间,我就已经将道观秘传的白猿折梅手练至了几近大成的境界,观中没有几人能做我的敌手。。”
“后来,忽然有一天,已经年过七旬的老观主让我们收拾行囊,准备下山。那时他老人家对我们说的话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盛世隐深山,乱世济太平,我等修行人虽身处山中,但家国天下,百姓众生,犹在心中,片刻不能忘,现在时机已至,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我们这个时候才知道,外界对外战争爆发,国家百姓,已被逼至绝境,或胜利,或跪下当奴隶,下山之后,老观主举荐我们加入军中,而他老人家和其他几位年龄较高的老师父,不适合行军打仗,便飘然远去,一路云游,悬壶济世,那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诸位师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