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章:吃到嘴里,怎么可能吐出来! (第2/3页)

加入书签

吕武帮了公族的贵族一次,不算没有得到什么反馈。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许君姜宁投降之后,国君下达了停止扫荡许国的命令。

出击的各支军团,上军和下军执行了国君的命令。

新军却是没有停止对“乾溪”的攻击。

这个“乾溪”是许国的三城之一,还是抵挡郑国的唯一前线。

在漫长的历史中,许国一直都要抵抗来自郑国的攻打。

他们可以不多么在乎都城“夷”的防御,却不能不重视“乾溪”的城防。

首要原因之一就是,作为都城的“夷”有来自国君权威的加持。

即便是持之以恒欺负许国的郑国,来到“夷”最多也就是耀武扬威地进行武力威慑,才不会真正攻城。

这样一来,搞得“乾溪”的城防远要比“夷”强大,不但城墙超过三丈,还搞了瓮城。

郤氏的军队当然能打,只是他们并没有重步兵,更不会打造什么攻城器械。

他们依靠的是不断又反复地架梯攀爬,能不能在某个城墙段站稳脚跟,不但要看士兵的战斗力,还要看许国兵反扑意志的强烈程度。

“武。”魏琦亲自给吕武倒了一杯不知道啥玩意,笑容满面地说:“今后便来中军纳赋罢。”

他当然也是在中军服役,除了是一‘师’之‘帅’外,还是中军的侯奄。

侯奄则是主掌刺探军情的军官。

能够一人身兼多职,还是军团中比较重要的职位,足以证明魏氏的强大。

尤其,魏琦是在中军。

吕武嘴唇动了动,低低地叹息了一声,没有开口说点什么。

“你如有意,余事上军佐只可处置。”魏琦是真希望吕武不要在多个军团换来换去。

吕武到是想!

一样是纳赋,来中军肯定远比去其它军团更有正治份量一些。

再则,晋国的中军一般是参加某些会盟,只有必须才会奔赴某个战场。

一旦需要用到中军出战,代表那一场战争对晋国来说很重要,能够在战争中立功,功劳的分量会更足。

“大大,武如无根之萍,非本愿也。”吕武表现得很丧气,说道:“如若常在中军,自是愿意。”

他发现士燮真的是一个老好人,挺好讲话的。

有士燮顶在前面。

栾书也表达出了善意。

傻子才不愿意来中军混正治资历。

比较重要的是魏琦开口了。

既然魏琦开这个口,一旦吕武来中军服役,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话,魏氏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

魏琦简单地说道:“善!”

有些话吕武没说谎,他知道自己的利用价值,也明白是时候长期待在一个军团服役了。

一直换来换去,看似得到多个军团的大佬赏识,却也真的是一种反复横跳。

毕竟,晋国的每一个军团都遭到把持。

选择去哪个军团服役,可以视为是一种站队。

这一次郤氏没有执行国君的停战命令,势必又要闹出点什么幺蛾子。

吕武是绝对不会充当郤氏与国君较量的排头兵,成为其中的牺牲品。

至于要是郤氏有意见?

不是郤犨先将吕武推到中军序列,郤至也没有拒绝嘛!

一连串的“选项”中,吕武是最被动的那一个,谁都难以责怪他。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军就待在“夷”周边。

比较搞笑的是,许国刚灭国又复国,只是“夷”里面的人口十不存三。

许君姜宁有要求晋国将人口归还。

晋君姬寿曼支支吾吾没正面回应,打定的主意就是不还。

这个不靠谱的晋君姬寿曼告诉许君姜宁,说是有功之臣已经将战俘押送回去,想还也还不了啦!

君主向臣工讨要赏赐,俺干不出来啊!

许君姜宁则说不是还有剩下的吗?

晋君姬寿曼被捅到了“g”点,差点没蹦起来。

还是胥童给解的围,表示国君已经赏赐给了有功之臣,不再拥有处理权。

几个外出扫荡的军团还没回来。

胥童嘴里那些所谓的功臣,自然是公族成员。

许君姜宁立刻就是一脸的惨白。

作为一个小国,许国满打满算也就十来万的人口。

经过晋国的一阵扫荡,光是都城“夷”就没了一万以上,其余地方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估计也要损失惨重。

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口,一旦晋国不愿意归还被俘被掳的战俘,许国能剩下的选择不多。

首先是不能继续待在郑国边上。

要不然每年郑国都要到许国打秋风,许国怎么扛?

再来是,真的需要考虑是不是接受楚国的建议,搬迁到楚国腹地,依靠楚国的保护过安生小日子。

之前许君不答应,是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