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2章:智罃再登场 (第1/2页)

加入书签

人已经到了城门处的中行偃听到外面智起的喊话,脸色立刻阴沉了下去。

他们不想韩氏争夺卿位,不代表要将韩氏往公族里面塞!

晋国的卿位家族负责针对国君,其余贵族则是盯着公族,合理的分工之下一再削弱公室,才有了晋国今天的局面。

当然了,一切的起因还是“曲沃代翼”的发生。

曲沃一系的公族压制翼一系的公族,杀得太狠导致晋国公室一再衰弱,给了贵族阶层可乘之机。

甭管现在的局面是怎么造成,反正已经成为一种既定事实,晋国的贵族阶层绝不愿意公室重新恢复强盛,要不他们就该遭到清算了。

“胡闹!卑劣!”中行偃这一刻恨不得将智起的脑袋摘下。

韩氏的实力不强只是相对于卿位家族来说。

单独摘出去的韩氏压根就不弱小,一旦韩氏将自己定位为公族的一员,不但会得到国君的倾力支持,公族也必然会出现一个能帮国君“控场”的主心骨。

中行偃得知智起带着军队来“新田”,不用死多少脑细胞,能够立刻洞悉智起想要搞什么。

老智家的嫡系,老的老小的小,旁系肯定能看到机会来了,有点野心还能忍住不乘机搞事?

很多时候机会来了,明知道非常危险,还是会有人想要搏一搏的。

输了也就那样。

赢了就是单车变摩托啦!

中行偃却是不能自己出面,喊来了荀家,说道:“你出城寻智氏家臣……,这般如此,如此这般。”

荀家严肃地应命下来。

城门当然不可能打开,荀家只能用吊篮下去,再去找到智氏家臣谈事。

而在这个过程中,祁午对韩无忌的态度更加亲近,只是无法阻碍韩无忌的脸色变得无比阴沉。

韩氏可以站在国君这边,他们也必须足够靠拢向国君,重新成为公族对韩氏则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

凡事都讲个审时度势吧?

韩氏是不弱,重新成为公族是有可能让他们唯韩氏马首是瞻,关键对上的是晋国的整个贵族阶层。

失去卿位的韩氏不是无法在某天重新获得卿位,明明能玩简单模式,为什么要改变游戏难度?

再来是,韩厥观察公族良久只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公族各自为政早就成了习惯,几任国君都带不动,韩氏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带得动呢。

当然了,韩氏不能明确拒绝,需要的是让国君看到韩氏有重新成为公族的趋势,却又不能让几个卿位家族当真。

韩无忌看到城外的智氏军队解散阵型,再看到智起和荀家共乘一辆战车上前,心里想道:“智氏的危机解除了啊?”

想搞事的智起脸色非常不好看。并非他不想继续搞事,耐不住荀家拿着荀氏家主符节直接找智氏家臣,一番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事态得到了控制。

这里要有几个前提。首先智朔以前有过相同的并发症状,某种程度上证明只是旧病复发,绝不是中行偃的谋害;再来就是在场的智氏家臣存在足够多的理智和智慧,想明白智氏真的攻打“新田”会是一件自取灭亡的蠢事;最关键的是中行偃表态将看顾智氏,直至智氏重新获得卿位。

有了中行偃的正确操作,导致智起失去了智氏军队的指挥权,接下来的事情无疑就更好办了。

智氏家臣带着军队撤离,他们将撤到荀氏的封地,驻扎下来等待智罃的新命令。

为什么不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真的直接回去并解散,不等于宣告这次闹剧结束了吗?接下来还怎么搞事。

不搞大事,一些态度还是要有的,免得接下来既要承担罪责又失去所有。

国君的态度很是耐人寻味,他没有展现出任何的态度,只是那么眼睁睁地看着。

而在一个月之后,智罃的身影重新出现在“新田”这个国都。

从外貌看去,智罃比刚退下去时要更糟糕,瘦得就跟皮包骨似得,精神状态倒是还可以。

可以想象得出来的事。他从元戎带着恶评退下去,继承人担任卿位却死在任上,智氏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身体状况能好到哪去?

中行偃带着荀氏、中行氏、程氏的人在城门外迎接,倒是没看到智起的身影。

“君上有何举动?”智罃很直接地问中行偃,得到答案又说道:“我料君上必复八卿。”

中行偃也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说道:“叔父所言甚是。”

智罃问道:“你将如何?”

中行偃说道:“我为元戎,范氏太盛,阴氏使人看之难料……”

“蠢!”智罃没半点客气,先骂了一句,再说道:“阴氏不欲与众家相争,只愿向西、向北开拓,不阻挠便不与之为敌。”

就是因为这个中行偃才觉得自己看不懂吕武。

向外扩张这种事情,有抢夺开发“熟”了的其余家族封地香吗?

晋国的卿位家族历来就是守住碗里的,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