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三章 平衡 (第1/2页)
楚欢很多事情不知道,但是也知道很多事情,而开府这档子事,他恰恰明白。
所谓的开府,当然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的待遇,开府是权力的象征,官员所谓的居家府邸,当然不是开府,若不是官位极高,根本不可能开府。
开府,便是建立府署,可以自选僚属,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拥有自己的办事小集团。
大秦帝国,三省六部,没有一名官员有资格开府,就算是当初位极人臣的安国公黄矩,也是没有如此殊荣,他府中的幕僚,只能称为家臣,而不是僚属。
开府之后,府中的僚属,都属于朝廷的官员。
大秦帝国,能够开府的,也只有皇帝的皇子。
太子和汉王多年前就已经开府,也正是因为开府,他们都有自己的僚属机构,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团,太子开府较之汉王要早,所以曾经太子党的实力一度最为强悍,汉王开府之后,大肆扩展汉王党势力,后来者居上。
楚欢其实很清楚,按照年纪,齐王瀛仁应该早就出宫开府,但是因为皇后的原因,虽然齐王府早就建造,瀛仁却一直没有出宫入府。
太子党和汉王党当初明争暗斗,你死我活,两派官员明里暗里互相争斗,皇后当然清楚这样的形势,所以坚持让齐王留在宫中,就是担心齐王开府,会卷入权势之争。
权力争斗,虽然不同沙场上的直接交锋,可是却更为残酷血腥。
楚欢却是没有想到,皇帝竟然已经准备让齐王出宫开府,他第一个反应,倒也不是皇帝想要给齐王多大的权力,反倒是下意识地觉得,这很有可能又是皇帝的平衡之术。
通天殿事件之前,朝中的争斗,是太子党与汉王党,也正是两党之间的相争,反倒让朝堂保持着权力的平衡,如今汉王党算得上是倾塌,经过通天殿事件,几乎是彻底毁灭,连主角汉王都已经疯癫,汉王党的称呼,已经是名存实亡。
汉王党名存实亡,也就代表着朝堂之上,太子党开始一家独大,对于任何一个帝王来说,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形。
齐王开府,也就等若宣告齐王开始进入了政.治.斗.争之中,皇帝在这个时候让齐王开府,明眼人当然立刻就看出来,那是为了平衡太子的力量。
楚欢此时忽然倒明白皇帝为何会派郎毋虚前来安邑。
郎毋虚本是安邑人,当初安邑人在朝中,都是攀附在黄家之下,安邑集团也一直是朝中的重要组成力量。
黄家已经陨灭,而郎毋虚如今反倒成了安邑集团在朝中的代表,郎毋虚的本家在安邑,此番清算黄家的家财,少不得要与安邑的大小豪族士绅打交道,由此却也能够重新组建安邑的关系网。
对于安邑集团来说,本就不在意领导者是黄家还是郎家,只要能够保证他们的核心利益,他们并不在乎谁是领导者。
最为重要的一点,朝野的安邑集团势力,当初因为从属于黄家的关系,所以一直都是属于汉王党,始终是与太子党处于对立的位置,如今汉王疯癫,安国公身死,安邑集团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在这种时候,由身为安邑人的郎毋虚出头,将已经崩散的安邑集团重新拉拢起来,安邑集团上下自然是求之不得。
只要抱成团,才能在朝争之中有立足之地,在朝堂已经威风多年的安邑集团,自然不愿意从春风得意的境地变的悄无声息。
郎毋虚背后是齐王,郎毋虚出来拉拢安邑集团,也就等若是让安邑集团有齐王这棵大树,曾经隶属于汉王党重要组成部分的安邑集团转头到齐王之下,这并不会让安邑集团有抗拒之心,或许安邑集团本身对齐王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安邑集团与太子已经是宿敌,谁都担心太子得势,会加大力度整治安邑集团,对安邑集团来说,处于太子党的敌对势力,就是安邑集团的朋友,而齐王毫无疑问就是安邑集团目前最好的选择。
楚欢想明白这点,便知道了郎毋虚此行安邑,绝非只是接手自己的公务这般简单,其中暗藏玄机,他楚欢能想明白,身为当事人的郎毋虚,自然也不可能不明白,怪不得郎毋虚来到太原之后,一直都是满面春风。
郎毋虚显然明白,皇帝派他前来安邑,实际上已经是给郎毋虚一次机会,让他成为齐王党的重要人物,而郎毋虚对此深以为喜,对于本就在齐王党中占有极高地位的楚欢,郎毋虚自然是百般殷勤,竭力讨好,毕竟楚欢和齐王的关系,郎毋虚心知肚明,郎毋虚要在齐王党扎根,楚欢这棵大树定然是要牢牢抱住的。
郎毋虚的到来,让楚欢感觉到一身轻松,户部司的公务,本就让楚欢头疼,如今有了郎毋虚,正好将这摊子事情都交给郎毋虚去打理。
不过皇帝的旨意之中,却是让楚欢安置鬼方,或许在袁崇尚的折子之中,已经陈明鬼方能够协助朝廷,实乃楚欢说服之功,即使如此,皇帝显然也觉得鬼方之事,交给熟悉鬼方的楚欢是最为合适。
楚欢花了几日时间,将手头上的事务转交给郎毋虚,随即又从户部司挑选了几名专管户籍的官吏,随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