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两百一十七章:肃王的手段 (第1/2页)

加入书签

争论陷入了僵局,由于户部尚书李粱与右侍郎崔璨两位大人的袖手旁观,导致户部左侍郎范骉略有些底气不足,哪怕他有着户部辖下四司的司郎支持。

而相比之下,兵部的意见乍一看便颇为一致,都是要从户部手中取得一部分利益,至于工部,工部左侍郎孟隗的态度看起来有些犹豫,既希望为他们工部争取一些利益,但又不好意思开口。

至于其他三部,除了礼部尚书社宥来瞅瞅热闹外,另外吏部与刑部甚至无人前来。

瞧见这一幕,赵弘润心中多少也已有些明悟。

“换个地方吧,莫要吵到父皇与三位中书大臣处理政务。……去本王的文昭阁!”

丢下一句话,赵弘润率先走向了殿外。

见此,殿内诸大臣在面面相觑之后,转头望向魏天子。

说实话,虽然魏天子无所谓那笔庞大钱物的分配,但话说回来,瞧着这帮平日里衣冠楚楚的朝中大臣为了本部的利益扯嘴皮子,这也算是一种消遣不是?

不过既然他儿子赵弘润都说到这份上了,他即便心中略有些遗憾,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便自顾自对中书令蔺玉阳道:“蔺卿,将你批阅完的那叠奏呈取来朕看看。”

很显然,这是一句暗示,暗示在殿内的这帮大臣,他这位大魏天子不想插手那笔钱物,叫他们自行处理。

见此,殿内众大臣们心领神会,在向魏天子行礼之后,纷纷退出了垂拱殿。

大概一炷香工夫后,赵弘润回到了自己所居住的文昭阁,此番与他一同前来的,当然还有那些位朝中大臣们。

进了自己的寝阁,赵弘润吩咐殿内的宫女们奉茶,旋即一言不发地跪坐于前殿的主位上,抬手示意这些位大臣入座。

诸位大臣们相互瞧了瞧。旋即分别坐于殿内两旁。

而有意思的是,明明以户部左侍郎范骉为首的户部官员为其尚书李粱与右侍郎崔璨两位大人预留了坐席,而李粱与崔璨二人,却仿佛对此视若无睹。故意坐到了另外一边。

『这可真是有意思了……』

兵部尚书李鬻与礼部尚书社宥不动声色地瞅了一眼面色难看的范骉,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也坐到了另外一边。

于是乎,文昭阁前殿内,除尚书李粱与右侍郎崔璨二人的户部官员们坐一排。而另外一些位大臣坐在另外一排,隐隐有种泾渭分明的意思。

而赵弘润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幕,用略显惊诧的目光来回扫视着李粱、崔璨与范骉三人。

此时此刻,就算是傻子也看得出来户部内部出现了问题,而这个问题,显然是关于政治站队。

那位户部左侍郎范骉,很显然已经站到了东宫太子弘礼一方,要不然,又岂会不遗余力地打算为那位东宫殿下捞一份好处。

至于尚书李粱与右侍郎崔璨,结合前一阵子雍王弘誉曾几乎每日造访户部。并且协助户部筹集物资,因此可以猜测,这两位或许是站在雍王弘誉那边。

当然了,也有可能这两位大人只是单纯地想保持中立,就跟那位礼部尚书社宥,单纯在旁瞅瞅热闹而已。

换而言之,眼下赵弘润的要针对的,便是那位户部左侍郎范骉,与以他为首的户部辖下四司的长官,即直接领导『户部本署』、『度支』、『金部』、『仓部』的四位司郎。

别以为司郎这个官职不大。要知道,司郎乃司部的长官,可以理解为负责人,协助尚书、侍郎管理着官署内的主事、干事、公吏。说句不夸张的话,若是四位司郎联合起来,暗下使坏,就算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尚书、侍郎,那也得被架空。

当然了。一般情况下,是不大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下,除非,除非他们有了更强大的靠山,足以当他们不惜得罪顶头上司。

比如,那位东宫太子殿下。

『……』

赵弘润拿眼扫视着那户部的五位大人,左侍郎范骉、本署司郎严铮、度支司郎何漾、金部司郎蔡禄、仓部司郎匡轲。

不得不说,这帮人的做法让赵弘润感觉极其的不爽。

联合起来向魏天子弹劾他赵弘润?

这算什么?

难道那批物资是规定必须上缴给户部的?

心中越想越气,以至于赵弘润的望着那五名大臣的眼神都逐渐变得阴冷了许多:“范骉、严铮、何漾、蔡禄、匡轲……五位大人可是想好如何分配那笔物资了?”

『这是点名了?』

殿内诸位大臣心中一凛。

想想也是,就算是赵弘润再气愤,也不会当真拿整个户部的官员开刀,因为这样一来,将会使整个户部的运作瘫痪,造成难以估量的国家损失。

因此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杀鸡儆猴,选几个典型例子出来,狠狠整治一番,震慑户部其余官员。

“何漾大人,你是度支司的司郎,若那笔钱物上缴户部,理当先过你手,既然如此,本王就先问你吧……你觉得如何分配较为妥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