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1/2页)
……
……
章德承直接拒绝了太子朱和堉之后,太子朱和堉自觉脸上有些挂不住,认为自己在赵俊臣面前丢了颜面,在赵俊臣含笑的目光注视之下,朱和堉只觉得浑身不自在,所以他很快就离开了。
然而,匆匆离开之际,太子朱和堉并没有注意到,赵俊臣这一次并没有随他离开,而是找了一个理由留在了崔府之中。
与此同时,世人只以为赵俊臣这次前来崔府是为了与太子朱和堉争夺章德承的归属,注意力也大都放在太子朱和堉与章德承的身上,并没有太多人注意到赵俊臣与崔勉在事后秘密交谈了一段时间的事情。
即使某些有心人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他们的注意力也很快就被另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转移了。
那就是,闹出了诸多风波、引起了朝野瞩目、让朝中百官争论许久的内阁补位人选,终于要尘埃落定了。
因为太子朱和堉的异军突起,让德庆皇帝在内阁辅臣的委任方面占据了主动,将内阁辅臣的任命方式由“廷推”改为“特简”,百官们只能向德庆皇帝上奏疏表明自己支持的人选,然后再由德庆皇帝从受推举最多的几位大臣之中决定最终的内阁补位人选。
这一天,各大派系皆是极力的拉拢游说各方,纷纷为各自的支持者造势拉票,期间或是许诺、或是拉拢、或是交易、或是威逼,各施神通、热闹不凡。
这样一来,所有人皆是被这件事情吸引了目光,也就忽视了赵俊臣与崔勉趁机见面、秘密交谈的事情。
但实际上,这件事情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虽然,表面上看去,这件事完全没有改变任何事情,崔勉事后依旧是对赵俊臣敬而远之,崔倩雪身体彻底恢复之后也再次被崔勉赶出了崔府,一切皆是回归原样,但实际上,很少有人注意到,正是从这次密谈结束之后,赵俊臣在清流与读书人当中的名声形象开始逐渐发生了转变。
在此之前,赵俊臣虽然是一直都在着手扭转自己的名声,但主要是针对民间百姓,虽然是渐有成效,但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在这个时代,话语权始终是掌握在清流与读书人的手中。
然而,从这一天开始,赵俊臣开始了对清流与读书人的渗透与控制!
当然,赵俊臣从前的名声太过狼藉,而清流们的性格又一向是以固执著称,想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形象是完全不可能的,但这种转变还是一点点的发生了,至少清流们开始承认,赵俊臣虽然是一个贪官,但至少是一个有能力的贪官,朝廷的财政状况因为赵俊臣而改善不少,却不似从前一般固执的认为赵俊臣一无是处。
与此同时,当清流们承认了赵俊臣的优点与功绩之后,他们对待赵俊臣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悄然的转变。
当然,这些皆是后话,暂且不提。
却说,赵俊臣离开了崔府之后,就一直是面露沉思之色,只是不断考虑与完善着自己渗透清流的计划,却并没有太过在意内阁补位人选的事情。
因为,赵俊臣实在是太过了解德庆皇帝了,当德庆皇帝得到了内阁的委任权之后,赵俊臣就已是能够将后续的变化猜到七七八八。
虽然,其中某些变化并不是赵俊臣所期望看到的,但既然已是注定要发生的事情,赵俊臣也就不会再去浪费精力与心神,赵俊臣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在这般情况之下只会顺水推舟、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事实上,德庆皇帝最终的反应,也确实没有出乎赵俊臣的意料!
*
第二天清晨,百官们无一缺席,尽数来到了皇极殿参加早朝。
按照德庆皇帝的说法,他将会在这一天决定新任的内阁辅臣,所以百官们皆是异常关注,不敢错过任何的细微变化。
毕竟,内阁一旦发生变动,整个朝廷格局也会随之变化,这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利益。
最终,在万众瞩目之下,德庆皇帝驾临到了皇极殿,早朝也正式开始了。
百官们山呼“万岁”之后,大殿内却是一片肃静,没有大臣上折子请求圣断,也没有官员向德庆皇帝禀报政务,各大派系也暂时停止了相互攻讦,就连“太子.党”官员也不似往日一般急不可待的弹劾某位大臣,所有官员皆是静静的等待着德庆皇帝宣布新任的内阁辅臣。
显然,德庆皇帝非常享受这种百官瞩目、掌控他人命运的感觉,所以在百官们安静等待之际,德庆皇帝却并没有马上宣布自己的决定,而是沉默着环视大殿内的百官,神色间满是帝王威严。
直到百官们渐渐感到不耐烦的时候,德庆皇帝终于是缓缓开口道:“昨日早朝,朕决定将内阁辅臣的任命由‘廷推’改为‘特简’,但朕亦不会独断专行,百官们仍然拥有推举之权,朕只会在百官们推举最多的人选中决定最终的新任内阁辅臣!到了昨天晚上,朕先后收到了一百一十三份奏疏,有资格推举内阁辅臣的大臣皆是在奏疏中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朕不敢忽视,已是连夜将这些奏疏尽数看了一遍,众位大臣的态度立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