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五章 “贼人们” (第1/3页)

加入书签

1866年4月2曰,经大皇帝御准,议政院全体表决通过,朱丝丝成为帝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议政使,在世界议会、代表会、民意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位女议员、女代表。

朱丝丝进入议政院的第二曰,金妃和小院君启程返回朝鲜的同时,燕京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来自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特使到了京城。

特使同时带来了苏丹阿布杜勒阿齐兹写给中国大皇帝的一封亲笔信。这个横跨欧亚非大陆,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之一虽然渐渐衰落,但对欧洲人来说,奥斯曼宫廷仍然是欧亚两洲最辉煌的宫廷。

从阿布杜勒阿齐兹写给叶昭的信也可以见其自傲的心理。

信的开篇写道:“我是苏丹们的苏丹,君主们的君主,是把王冠分配给地面上的国王的人,是上帝在大地上的影子,是白海和黑海、鲁米利亚、安纳托利亚、卡拉马尼亚、罗马国、左勒卡德里亚、迪亚巴克尔、库尔迪斯坦、阿塞拜疆、波斯、大马士革、阿勒颇、开罗、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整个阿拉比亚、也门和其他许多地方的素丹和君主,这些地方是我的高贵的先辈和我的光荣的祖先愿上帝照亮他们的陵墓用他们胳膊的力量所征服的,也是“我陛下”用自己炽热的宝剑和胜利的大刀所制服的,我是马哈茂德汗,是苏丹马哈茂德汗的儿子,是苏丹穆斯塔法汗的孙子,我写信给你中国,中国的皇帝。”

对于这封信的开篇,叶昭倒也没什么不适的感觉,缅怀祖先的辉煌,越是衰落的帝国,越希望得到他国的尊重,倒也不必斤斤计较。

相信对于奥斯曼使者的来访,俄国人应该是最紧张的,奥斯曼和沙俄两国之间的恩恩怨怨,纠缠了数百年,从两百年前的第一次俄土战争起,两百年间,两国之间爆发了九次全面战争,每次战争,短则四五年,长则十几年,基本上可以说,两国边境就没有真正和平过。

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人还习惯称其为第十一次俄土战争。

而现今,距离第十次俄土战争已经越来越近。

最近,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黑山和保加利亚要求读力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这些民族主义者,无一例外的得到了俄国人的支持,或者说,被俄国人艹纵。

奥斯曼帝国对边疆的控制越来越是无力,而英法在克里木战争中虽然坚定的站在了奥斯曼帝国一方,但如果寄希望下一次战争仍然得到英国人的武力支持,显然是不牢靠的,而远东渐渐崛起的中国,与俄国人的冲突不断,奥斯曼帝国的马哈茂德苏丹,显然希望双方可以成为遏制沙俄的伙伴、盟友。

这一点,奥斯曼苏丹的私人顾问官、使者阿卜杜勒阐述的很清楚,他用略带谦卑而又矜持的语调表达着对中国皇帝的敬意,也传达了马哈茂德苏丹希望两国建立友谊的殷切希望。

在气势恢宏的圆明园勤政殿,叶昭接见了阿卜杜勒。

帝国同文馆并没有开设奥斯曼土耳其语,是以临时请了一位在伊斯坦布尔生活过的法国学者充当翻译,但有时候看得出,他翻译出来的东西往往辞不达意,令阿卜杜勒很费解。

这时候叶昭就不免怀念起阿法芙,如果这个小丫头在京师的话,以突厥语种的相通姓和她的语言天分,应该很快就可以充当起合格的通译。

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叶昭俯视着阿拉伯面孔的使者,或许因为大殿的回音格局,叶昭的语气威严而又有着难言的飘渺,在殿下使者听来,就好像来自高高的云巅,“朕很愿意与奥斯曼帝国建立友谊、签订通商友好之约。”

法国学者翻译过,阿卜杜勒微露感激,欠身道:“感谢大皇帝的恩惠,来中国之前,最尊贵的苏丹已经授予我与贵国修约的权力,感谢真主,奥斯曼和中国的友谊在真主荣耀下,万世长存”

叶昭微微颔首,道:“你还有其他请求么”

阿卜杜勒再次欠身,“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我这次来中国,肩负着苏丹的重任,希望能购买中国最好的步枪两万枝,巨大的火炮一百门。请大皇帝陛下恩准。”

叶昭微微一愕,奥斯曼土耳其一向从英法采买军火、装甲舰,最近又转而购买普鲁士的步枪,要说武器已经比沙俄精良,只是人数占劣势,在其军事改革后,奥斯曼全帝国陆军40万人,火炮1000门左右,当然,这里说的火炮是不包括类似中国土炮的巨大杀伤武器。

俄国陆军现今大约有50个步兵师,80余万人,火炮超过3000门,而且又有着恐怖的战争动员能力,加之仆从军、哥萨克骑兵等等,不管哪个国家直面这个巨大的战争怪兽,都会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压力。

叶昭略一琢磨,说道:“武器采买一事,你可与帝国外务部会议。”

“是,多谢尊贵的大皇帝陛下”见叶昭起身走向暖阁,阿卜杜勒忙跟着站起,手抚胸前,鞠躬相送。

叶昭进了东暖阁,拿起书籍翻看,想了想,就走到了南窗书案前,旁侧服侍的两个宫女忙洗笔研磨,叶昭蓦然发现,其中一个宫女眼窝深邃,鼻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